砥礪奮進厚植黨建根基——德州市基層黨建工作紀實(黨建扎根基層)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深耕厚植春華秋實。近年來,德州市委始終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以高的站位、嚴的標準、實的舉措、好的作風,選干部配班子、抓基層打基礎、聚人才強支撐,為加快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 夯實鄉村振興組織基礎
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是省委對德州的要求和期望。
“黨建是根是魂,黨建抓不好,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到位,一切工作都無從談起?!边@是全市上下的深刻共識。
(德州市臨邑縣臨南鎮常家村黨支部開展“建黨九十八周年”主題黨日活動。(資料片))
德州市從2016年開始探索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工作,2017年至2018年全面推開。
這項創新是基于德州現實的綜合考量。德州是傳統農業大市,耕地面積960多萬畝,土地資源豐富且成方連片,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有基礎、有優勢。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把土地適度集中起來、把農民有效組織起來,統一服務管理,以實打實的服務把群眾凝聚在黨組織周圍。
走進平原縣前曹鎮鄭莊村“兩委”大院,一幅幅照片和展板生動展示了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情況。剖析平原縣鄉村振興“鄭莊模式”,它的核心就是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它的特征就是農村黨支部主導,它的亮點就是打破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模式?!皼]有土地的規模化,就沒有農業的高效現代化。實踐中,我們認識到,農業大縣推進鄉村振興,最根本、最現實的路徑就是發揮土地優勢,做好土地文章,打破‘一家一戶’土地分散經營模式。”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說。
自2017年以來,該村共有111家農戶加入合作社,流轉土地1014畝,村民“以地入股、按股分紅”,至今已經進行了3輪分紅,2018年一畝土地年純收入超過1300元,明顯高于村民自己種地收益。
(德州市平原縣前曹鎮鄭莊村在2017年全縣率先領辦創辦土地合作社,并在秋季舉行村民分紅大會。(資料片))
合作社有效解決了“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將農村勞動力從土地束縛中解放出來,在土地收入不減少的情況下,外出人員可以安心打工,農忙季節不用再來回奔波,節約了路費、誤工費。留守人員可以從事養殖、加工、打零工等項目。臨邑縣林子鎮苗甫庵村村民鄭道明,10畝地全部入了合作社,每年分紅1萬多元,在合作社打零工每年收入1萬元左右,一塊地、一個人掙出“兩份錢”。
黨支部領辦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土地這個紐帶更好地把農民組織起來,有效提升了組織力。村干部用心用力解決抗旱澆水、糧食晾曬等難題,為了大家的事情忙得團團轉,群眾人前背后都樹大拇指。黨支部服務群眾有了抓手,村干部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跟,農民群眾更加相信黨、依靠黨、堅定跟黨走。組織生活有了鮮活具體的內容,每次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都有事可議,普通黨員樂于參加,真正嚴起來、實起來。
風物長宜放眼量。以黨支部“領創辦”為抓手,群眾致富奔康就有了主心骨、定盤星。
建立小微權力清單 打造村級事務陽光工程
走進德城區新華街道三七社區村委會,大院十幾塊展板一字排開,詳細列出社區上年資金使用情況。會議室里,20多名村民議事會和監督委員會成員正在對網格員年度工作進行評議?!按鍎?、財務是基層干部的生命線,小微權力清單實施后,開會表決的多了,這對基層干部來說是個好事?!比呱鐓^黨總支副書記李金亭說。
2019年以來,德州著眼于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之基,積極探索推行小微權力清單制度,重點建立了三個體系:建立清晰明確的小微權力管理機制,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原則,將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三資”管理、農業補貼、工程建設、物資采購、資源發包、土地征收、社會救助、集體用工、公共服務、發展黨員及落實惠農政策等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目錄,逐項明確權力名稱、責任主體、申請條件、申報材料、辦理步驟、辦理時限等內容,繪制運行流程圖,編印小微權力操作手冊;建立公開透明的小微權力運行機制,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按照清單內容、規章制度、運行程序、運行過程、運行結果“五公開”的原則,凡是小微權力清單覆蓋的領域,除涉密信息外,都應無條件公開;建立多方參與的小微權力監督機制。暢通各種監督渠道,整合各方面監督力量,構建全方位監督體系。發揮巡察利劍監督作用,把小微權力運行情況作為反映基層政治生態的“晴雨表”,納入重點巡察內容,加大問題線索巡察發現力度,形成有力震懾。
讓百姓明白、讓干部清白。德城區推進小微權力清單制度以來,累計公示農村低保申請、工程項目及物品采購、村級財務管理等事項1285項,收集反饋村民訴求731個、發展建議394條,化解矛盾糾紛403起,群眾對村干部的信任度和滿意度不斷提升,村干部違規違紀案件同比下降11.9%,年度越級信訪量同比下降16.29%。
全面推行城鄉網格化管理 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
從“上面千條線、基層一根針”,向“上面千條線、基層一張網”轉變,德州市創新推進城鄉網格化管理,通過強化條塊協同,改變“條條”各自為政的局面,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長期以來,各級各有關部門積極探索推行網格化管理,分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體系,都發揮了較好作用,同時不同程度地存在系統封閉、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問題。
各級依托基層組織體系,對原有多類分散網格進行統籌整合,統一劃分基本網格8358個、子網格3349個、獨立網格3566個,以黨員為主配備網格長1.3萬名、網格員2.4萬名,做到無縫隙、全覆蓋,“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齊河縣在鄉鎮(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推行綜合執法,將718項行政執法權力下沉到網格。制定網格化管理建設標準,督促網格長、網格員全天候、全覆蓋巡查。武城縣結合實際對網格化管理進行深化,探索了黨支部、村民議事會、村委會、監事會、理事會、網格化管理“一部四會一網”的治理格局。該縣魯權屯鎮石莊村打算把閑置的幾十畝地流轉出去,議題首先提交議事會討論,回答村民關心的賠償、分紅等問題。支部書記石尚昌介紹說,“公開透明,能及時地把這些問題解決。再一個就是黨支部和村委會在村民中的形象和威望高了?!?/p>
網格長、網格員發揮從群眾中來、離群眾最近的天然優勢,第一時間掌握社情民意,切實把問題解決在苗頭、化解在初期。2017年6月,臨邑縣臨盤街道前楊村網格員接群眾反映,五分干河受到污染,立刻逐級上報,保障了村民用水安全。
(德州市慶云縣中丁鄉中丁村黨支部量化積分紅黃藍榜。(資料片))
推進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提升基層黨建整體水平
按照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要求,德州市以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為重點,努力抓實每個支部、管好每名黨員,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推進農村黨組織書記規范化管理。市委制定“1 5”文件,建立一套激勵保障、責任落實、監督考核專門管理體系,全市7900多名村支部書記由縣委組織部備案管理,逐人建立檔案。
“感覺光榮,更有壓力和動力,”6月27日,禹城市市中街道老城東街黨支部書記張丙月面對記者采訪時說,每年組織對農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述職評議考核,由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評議,工作成效如何,交給黨員群眾評判。
推進村級辦公服務場所規范化管理。市財政一次性投資3億元,全市投資6億元,村級沒有場所的全部新建,不達標的全部規范提升?!盁o論走到哪個場所,群眾進門之后,都能找到人,進門之后能喝到一杯熱水?!绷瓿菂^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李趙民告訴記者。各村依托場所設立“四點半課堂”,開展為民服務代辦,組織“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活動,形成了聯系服務群眾的主陣地。
推進第一書記規范化管理。建立“選派精準、職責明確、管理嚴格、支持有力、考核到位”的長效機制。市派第一書記李桂發,常年穿著一身迷彩服奔走在田間地頭,帶領農民成立富硒馬鈴薯協會、精品雜糧協會,發展蔬菜大棚、糧食加工等產業,幫助23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推進主題黨日規范化管理。專門制定操作規范,設計“2 4 10”的活動內容,陵城區要求主題黨日必須突出政治屬性,每次必須安排不少于1小時的政治理論學習,每次必學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章黨規。慶云縣慶云鎮卞家村在黨員活動日設計了“說說你的故事”環節,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每月1次的主題黨日成為黨員的“政治節日”。
為強化黨建責任落實,德州制定《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規范》,從主要職責、推進措施、保障機制三個方面明確28條細則,每一項都有剛性要求,使各級書記都清楚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建立起了市縣鄉三級抓基層黨建工作的責任體系。通過層層傳導壓力,逐級落實責任,全市基層黨組織得到有力加強,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信訪量逐年下降,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瀟 馬云云 王金強 馬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