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址-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一级毛片免费野外-亚洲欧美二区三区久本道-亚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爽网站

論鄧小平黨建思想的鮮明特色

作者:丁俊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對黨的建設有了新要求。除黨內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懷疑黨領導的錯誤傾向。在這一背景下,鄧小平強調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明確提出“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的重大問題。圍繞新時期黨的領導和建設這一重大時代問題,鄧小平從不同方面進行闡述,形成了鄧小平黨建思想,為新時期黨的建設指明方向。

一、以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為新時期黨的建設根本原則

鄧小平對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論述,主要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現代化關系的角度展開。

首先,鄧小平論述了黨的領導對社會主義事業的決定性意義:“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的新中國。”“事實上,離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誰來組織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誰來組織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在今天的中國,決不應該離開黨的領導而歌頌群眾的自發性。”鄧小平指出,堅持黨的領導是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有共產主義覺悟和革命紀律的先進無產階級隊伍。“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不搞社會主義是沒有前途的。這個道理已經得到證明,將來還會得到證明。”“我們說的社會主義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要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是不可能的。我們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其次,鄧小平論述了黨的領導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決定性作用。他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中心任務。“我們的政治路線就是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此,“中國由共產黨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由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動搖了中國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亂,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他強調:“對于黨內外任何企圖削弱、擺脫、取消、反對黨的領導的傾向,必須進行批評、教育以至必要的斗爭。這是四個現代化能否實現的關鍵。”

鄧小平還從保持和鞏固政治環境穩定、凝聚各方力量和確保正確發展方向等角度出發,具體論述了黨的領導的決定性作用。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才能鞏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社會環境。鄧小平指出:“中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擺脫落后狀態,必須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必須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建設。”“我們黨在現階段的政治路線,概括地說,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代化。這件事情,任何時候都不要受干擾,必須堅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代化建設,必須一心一意地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沒有黨的領導,艱苦創業的精神就提倡不起來;沒有黨的領導,真正又紅又專、特別是有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隊伍也建立不起來。”

第二,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凝聚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力量為實現現代化團結奮斗。鄧小平指出:“中國一向被稱為一盤散沙,但是自從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成為全國團結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結束了。只要我們黨的領導是正確的,那就不僅能夠把全黨的力量,而且能夠把全國人民的力量集合起來,干出轟轟烈烈的事業。”歷史警示人們:“在中國這樣的大國,要把幾億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統一起來建設社會主義,沒有一個由具有高度覺悟性、紀律性和自我犧牲精神的黨員組成的能夠真正代表和團結人民群眾的黨,沒有這樣一個黨的統一領導,是不可能設想的,那就只會四分五裂,一事無成。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奮斗實踐中深刻認識到的真理。我們人民的團結,社會的安定,民主的發展,國家的統一,都要靠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就是堅持黨的領導。”

第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我國現代化建設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鄧小平指出:“現在我們搞四個現代化,是搞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不是搞別的現代化。我們采取的所有開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針對一些人“只講四化,不講社會主義”,鄧小平尖銳指出:“這就忘記了事物的本質,也就離開了中國的發展道路。”“歷史告訴我們,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不行,中國除了走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別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國拋棄社會主義,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要說實現‘小康’,就連溫飽也沒有保證。”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黨的領導是我國現代化建設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保證。

總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加強而決不能削弱黨的領導。這是鄧小平通過總結歷史經驗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規律的揭示。

在充分闡述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前提下,鄧小平鮮明地提出要改善黨的領導。1980年1月16日,針對新形勢下黨的組織狀況、紀律狀況、領導方式、領導體制、工作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鄧小平明確提出“為了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努力改善黨的領導”的命題,他強調:“怎樣改善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不好好研究這個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堅持不了黨的領導,提高不了黨的威信。”對于如何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鄧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一是明確黨的領導的內容,強調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即按照黨的理論、路線和綱領,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干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發揮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等。二是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鄧小平強調:“全黨同志和全體干部都要按照憲法、法律、法令辦事,學會使用法律武器(包括罰款、重稅一類經濟武器)同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勢力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進行斗爭。”三是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及其他制度。鄧小平強調:“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及其他制度,是為了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加速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四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正確劃分黨和國家機關的職能,做到各司其職。鄧小平強調:“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總的來講是要消除官僚主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調動人民和基層單位的積極性。要通過改革,處理好法治和人治的關系,處理好黨和政府的關系。黨的領導是不能動搖的,但黨要善于領導。”

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二者聯系緊密、辯證統一,是黨的領導的兩個方面。堅持是改善的前提和歸宿,改善則是為了更好地堅持。鄧小平關于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的思想,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

二、以建設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為新時期黨的建設鮮明導向

黨的建設是同黨領導的偉大事業聯系在一起的。推進和發展黨的領導,必然要對黨的建設提出新要求。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是黨的領導的根本保證。為保證黨的建設取得成功,首先必須為黨的建設樹立正確目標。

1965年,鄧小平指出:“建立一個什么樣的黨的問題,這不僅是我們這一代的問題,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問題。一個國家的革命,核心問題是黨。有了一個好黨才能引導革命走向勝利。革命勝利后,搞社會主義也要靠一個好黨,否則勝利就靠不住。”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問題的同時,也對“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進行了探索回答。在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上,他明確提出:“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指的就是黨的建設目標。

鄧小平強調,執政黨的建設要圍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在黨的十二大上,鄧小平提出,要把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強核心。1983年10月,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上進一步明確指出,要“把我們黨建設成為有戰斗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為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堅強核心”。在黨的十四大修改通過的黨章中,這一新的黨建目標被明確規定為“把黨建設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堅強核心”。

圍繞上述目標,我們黨在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前提下,開始進行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善于重新學習,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推行干部隊伍的“四化”方針;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工作;恢復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探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黨的建設上走出一條不搞政治運動,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設的新路子”。鄧小平強調:“我們現在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代和任務不同了,要學習的新知識確實很多,這就更要求我們努力針對新的實際,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運用它的基本原則基本方法,來積極探索解決新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基本問題的本領,既把我們的事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推向前進,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別是一些新上來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復雜的斗爭中迷失方向。”

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執政黨的建設和黨的中心任務同先進性緊密聯系起來,創造性回答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條件下,應建設什么樣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和如何建設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因而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史上第一次完整、準確、鮮明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建設目標。

三、以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為新時期黨的建設根本方針

黨要管黨,是鄧小平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黨要管黨,一管黨員,二管干部。對執政黨來說,黨要管黨,最關鍵的是干部問題。”管黨員,就要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使他們認真履行黨員義務,做合格的共產黨員。管干部,就要堅決執行黨的干部工作路線方針政策,按照權限做好干部的培養選拔,加強對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工作。貫徹黨要管黨的原則,必須認真執行從嚴治黨的方針。鄧小平認為,從嚴治黨是對黨的建設的全面要求,必須貫徹到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去。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這意味著存在一個管黨治黨的問題。鄧小平提出,在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過程中,要防止各種“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的干擾,有“左”反“左”,有右就反右,對“左”對右,都要做具體分析,并且在反對一種錯誤傾向時,不能放松對另一種錯誤傾向的警惕和斗爭。要正確處理黨內矛盾,對所犯錯誤的性質要做出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是什么性質,就說是什么性質,犯了什么錯誤就說是什么錯誤;在黨內不搞“人人過關”的政治運動,但對各種錯誤思想,都要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進行嚴肅的認真批評。鄧小平提出,要靠改革和制度建設走出一條不搞運動的路子,這一新時期黨的建設基本思路被寫入黨的十三大報告。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突出抓好以下重點:一是全黨都要按照黨章辦事,維護黨章權威,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應該嚴格遵守黨章。二是必須嚴格維護黨的紀律,而遵守紀律的最高標準是真正維護和堅決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三是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按照實事求是原則搞好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決克服軟弱渙散。四是建立健全黨內監督制度,對領導干部實行嚴格監督,即要把黨內監督同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監督結合起來,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監督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強有力的監督體系。

四、以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為重點加強和改進黨的各方面建設

黨的政治路線是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關系黨的全局,對全局起指導作用,因而決定著黨的建設的方向和效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形成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反映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規律,集中體現了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指明了新時期黨的建設的方向。鄧小平領導全黨制定和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強調新時期黨的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來進行,把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作為黨的建設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來研究部署黨建工作,在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實踐中開展黨建工作,用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實際效果來衡量黨建工作成效,在服務、服從黨的基本路線的實踐中總結和創造黨的建設的新經驗。根據這一指導思想,鄧小平提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一是以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為重點加強黨的思想建設。鄧小平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他強調:“思想路線不是小問題,這是確定政治路線的基礎。正確的政治路線能不能貫徹實行,關鍵是思想路線對不對頭。”他號召全黨從中央到地方“都要實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

二是以干部隊伍建設為重點加強黨的組織建設。鄧小平指出,解決組織路線問題,最大、最難、最迫切的問題是選好接班人。“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鄧小平從保證貫徹執行黨在新時期政治路線的高度,提出和解決組織路線問題和干部問題。他強調:“政治路線確立了,要由人來具體地貫徹執行。由什么樣的人來執行,是由贊成黨的政治路線的人,還是由不贊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間態度的人來執行,結果不一樣。”圍繞培養選拔接班人,鄧小平提出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努力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培養和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實行新老干部的合作與交替;把人民公認是堅持改革開放路線并有政績的人大膽地放進領導班子;全黨都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改革不合時宜的干部人事制度,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這當中具體包括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實行崗位責任制、實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實現干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等。此外,鄧小平還就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建設一支合格的黨員隊伍、共產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等做了論述。

三是以密切聯系群眾、走好黨的群眾路線為重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鄧小平強調黨聯系群眾的重要性和“黨離不開人民”的歷史結論。他指出:“我們黨同廣大群眾的聯系,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是六十年的斗爭歷史形成的。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夠改變的。”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鄧小平指出,不斷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我們黨成熟、有戰斗力的重要原因和標志。黨之所以有力量,在于始終扎根于人民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黨一天也不能生存。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極其艱巨復雜的任務擺在我們的面前。很多舊問題需要繼續解決,新問題更是層出不窮。黨只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系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鄧小平強調,黨的全部任務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必須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我們黨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要發揚黨的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

四是以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黨的制度建設。鄧小平強調,制度問題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加強黨的建設就要建立和健全黨的各項制度,如民主集中制、代表大會制度、黨委工作制度、監督制度等,要不斷深化各項制度改革,如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干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一套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黨的領導體制和活動機制。鄧小平認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領導制度和組織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第一,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第二,解決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第三,實現干部新老合作與交替,保持黨和國家各級領導層的活力;第四,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調動全黨的積極性;第五,完善黨規黨法,實現黨內生活民主化制度化。鄧小平特別強調發揚民主,堅持黨章規定的“四個服從”;堅持和完善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鞏固和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特別是要加強黨的領導核心的團結。鄧小平強調,改革黨的領導制度和組織制度,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渙散黨的紀律,而是為了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黨的紀律。

五是以加強教育、嚴格紀律、健全法制為重點開展反腐敗斗爭。鄧小平十分贊同陳云提出的“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強調“如果不堅決搞好黨風,進一步恢復黨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就可能出現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亂子,使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在剛剛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就遇到嚴重的障礙”。他明確指出,端正黨風是端正社會風氣的關鍵,并重申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的一段話:只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黨外有這種不良風氣的人,只要他們是善良的,就會跟我們學,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就會影響全民族。鄧小平高度重視改革開放新形勢下的反腐敗斗爭,認為腐敗現象迅速滋長“這股風來得很猛。如果我們黨不嚴重注意,不堅決剎住這股風,那末,我們的黨和國家確實要發生會不會‘改變面貌’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1986年1月,鄧小平指出:“經濟建設這一手我們搞得相當有成績,形勢喜人,這是我們國家的成功。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他強調:“要整好我們的黨,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不懲治腐敗,特別是黨內的高層的腐敗現象,確實有失敗的危險。”反腐敗和廉政建設要作為全黨大事來抓,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要懲治腐敗,并體現我們不但不會改變改革開放的政策,而且要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關于黨風和廉政建設的主要手段,鄧小平明確提出:“我們主要通過兩個手段來解決,一個是教育,一個是法律。”要加強對全體黨員和干部進行崇高理想的教育、黨紀國法的教育、艱苦奮斗和奉獻精神的教育、愛國主義和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的教育,堅決抵御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同時,“要講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鄧小平指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開展反腐敗斗爭,領導干部、領導機關是重點。要先從黨政領導機關、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抓起。“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如果黨的組織把群眾的意見和利害放在一邊,不聞不問,怎么能要求群眾信任和愛戴這樣的黨組織的領導呢?如果黨的領導干部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不遵守黨紀國法,違反黨的原則,鬧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門,鋪張浪費,損公利私,不與群眾同甘苦,不實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從組織決定,不接受群眾監督,甚至對批評自己的人實行打擊報復,怎么能指望他們改造社會風氣呢!”群眾對領導干部總是要聽其言、觀其行的。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領導干部嚴于律己,在廉政勤政上作表率,才能把本地區本單位的好風氣樹起來。鄧小平強調反腐敗的長期性問題:“我們要反對腐敗,搞廉潔政治。不是搞一天兩天、一月兩月,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鄧小平表達取得反腐敗斗爭勝利的決心。他說,貪污腐化、濫用權力等腐敗問題,“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解決,也不可能靠幾個人講幾句話就見效。但是我們有信心,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有能力逐步克服并最終消除這些消極現象”。鄧小平認為,中國共產黨依靠自身力量和人民支持,一定能夠逐步克服腐敗現象,這是從歷史高度作出的科學結論,完全符合改革開放條件下反腐敗斗爭的實際,充分反映出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堅定決心。

鄧小平黨建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指明了方向。盡管當前黨的建設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已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有些不同,但黨的自我革命的歷史進程是連續的,黨的建設的規律沒有改變,黨的建設也依然面臨類似問題。因此,鄧小平黨建思想所蘊藏的重要觀點在今天依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在新征程上,我們應認真學習鄧小平黨建思想并在實踐中加以堅持和落實: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要深刻認識和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要堅持黨要管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要緊緊圍繞政治路線和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要始終堅持自我革命,扎實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作者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政黨研究所所長,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公眾號
公眾號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合集久久久久青苹果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久久午夜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 久久狠狠 | 日韩精品特黄毛片免费看 | 日本在线加勒比 | 91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 | 国产玖玖在线 | 国内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最大成人 | 一级做a爱 | 中国性猛交xxxxx免费看 | 久久久黄色大片 | 免费视频日本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 手机看片福利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 日韩在线 | 中文 |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高清一级淫片a级中文字幕 高清一区二区 | 欧美亚洲午夜 |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 亚洲三级黄色 | 免费看成人毛片日本久久 | 亚洲在线看 | 免费在线成人 | 国产成人深夜福利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久| 久久免费小视频 | 手机看片福利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久久精品视 |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