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夯基惠民”丨鎮海街道:探索“黨建+信訪”工作法用心用情解民憂
打造基層治理新“楓”景
——鎮海街道探索“黨建 信訪”工作法
用心用情解民憂
近年來,荔城區鎮海街道積極構建“黨建 信訪”工作格局,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圍繞預防、受理、辦理、監督追責、維護秩序“五個法治化”目標,注重把信訪工作法治化和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融入基層治理大格局,積極應用信訪工作法治化路徑,創新基層治理多元化解方式,做精、做細、做實群眾訴求工作,推動信訪形勢持續平穩向好,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圖片來源:荔城先鋒)
鎮海街道堅持信訪矛盾“化早、化小、化無”,充分發揮黨員“網格長”“單元長”作用,推動信訪矛盾糾紛“就地解決”。將網格員、物業人員、樓棟長、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吸納進“網格”“單元”內,通過“邊走訪、邊勸導”方式,及時介入、深入交流,使環境整治、矛盾糾紛、安全隱患、民生救助等問題發現于早、解決于小。堅持“群眾在哪里,工作重心就在哪里”,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模式,“面對面”調解矛盾糾紛,打造長壽社區“阿武調解室”、梅峰社區“陽光議事角”、擢英中學“吳玲玲工作室”等獨特有效的調解場景,架起干群之間的“連心橋”,讓群眾意見收集及時、群眾期盼回應及時、群眾問題解決及時。
以“人民滿意窗口”為目標,鎮海街道整合資源、閉環管理、優化服務,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紛“中樞”,實現“信訪前置、信訪代辦、信訪辦理”無縫銜接。加強信訪法治化建設,將《依法依規信訪“路線圖”》《信訪工作法治化“路線圖”》上墻,堅持一案一單、一案一專班,嚴格按照接待、受理、化解、回訪等辦理程序化解信訪事項,提高辦理質效。以信訪矛盾化解為抓手,通過說“情”、講“理”、亮“策”,推動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化解取得新質效。充分發揮調解員來自群眾、服務群眾作用,通過找到當事人親戚、朋友等“關鍵人”,以情動人,用心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堅持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分析法理關系,輔以現實案例、傳統文化等,有理有據地分析問題,合情合理地明晰責任,為化解信訪事項搭橋建路。針對土地流轉、征地拆遷、項目建設、公共事業等政策決策類矛盾糾紛,聯合街道職能部門、邀請“三官一律”向信訪人講解政策,確保矛盾糾紛一解到底。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鎮海街道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基礎性作用,著力打造信訪矛盾調處先鋒隊伍。組織法治知識淵博、溝通技巧靈活、調解經驗豐富人員,打破行業系統、身份壁壘,打造矛盾糾紛調解隊和應急處突隊,積極探索信訪矛盾調處新路徑新舉措。組建信訪評理員隊伍,目前有豐富信訪矛盾調處經歷的人員占83.33%。定期組織矛盾糾紛調解隊和應急處突隊開展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提升依法調處、高效服務能力。同時,開展金牌調解員和優秀案例評選活動,激勵干部創新擔當、勇爭先進熱情。
近年來,該街道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劃分252個網格、4946個單元,通過強化源頭治理,實現了信訪工作的多元高效化解。目前,采集事件52985宗、辦結52273宗,辦結率98.66%。
去年以來,鎮海街道排查人與人矛盾糾紛162件,已化解157件,化解率達96.91%;化解信訪積案21件,信訪形勢持續好轉。?
來源:湄洲日報
通訊員:翁國成 葉振喜
編輯:林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