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納溪:全面推進“黨建+”融入式發展(黨建融入方式及載體)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1日電 (李小波)近年來,瀘州市納溪區工商聯緊扣“兩個健康”工作主題,牢固樹立“黨建 商會”理念,以鞏固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建設為抓手,采取“三聚焦三強化”舉措,實現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同頻共振、相融并進。2016年至今,納溪區工商聯連續多年榮膺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榮譽稱號。
聚焦政治功能,強化組織引擎
納溪區工商聯堅持以提升組織力和政治功能為重點,黨組“一把手”擔任“擎旗手”,黨支部成員擔當“領頭羊”,全體黨員承擔“主力軍”,鏈接工商聯機關、商會、會員企業三類黨組織,打造以工商聯黨組為“圓心”,黨支部(黨員)為“半徑”,所屬商會、民營企業等黨組織為“周長”的“紅色生態圈”。
據悉,納溪區工商聯搭好“臺”,架好“橋”,建好“家”,加強對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創新打造“紅色引擎促發展,對接服務樹品牌”特色黨建品牌。此外,黨組(支部)書記還帶頭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黨旗牢牢插在服務民企一線。目前,黨的組織覆蓋率在民營企業達92.3%,黨的工作覆蓋率100%。
聚焦思想作風,強化動力引擎
“培訓班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教學等形式進行,涵蓋了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等內容,令我們受益匪淺。”不久前,納溪區工商聯執委、川閩緣茶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朱源祥參加青年企業家健康成長培訓班后滿載而歸地說。
近年來,納溪區工商聯強化“動力引擎”,引導民營企業家凝聚共識,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利用學習強國、主席(會長)擴大會、輪值主席例會等平臺,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等精神,并創新學習載體,開展黨組中心組學習、主題黨日活動、“三會一課”和黨員志愿服務等。
“將進一步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嚴格執行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請示報告制度和工作紀律,健全黨內監督體系,努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團結奮進高效的商會干部隊伍。”納溪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胡正云說。截至目前,納溪區工商聯機關未發生違法違紀事件。
聚焦中心重點,強化服務引擎
“工商聯的黨建工作與‘萬企興萬村、納商帶納貨、助企紓困’等工作融入得不錯,可圈可點,有特色有亮點。”在納溪區直屬機關黨組織召開的財稅經濟片區工作例會上,區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趙國強評價說。
近年來,納溪區工商聯找準黨建工作融入點,助力發展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強化服務,全面推進“黨建 ”融入式發展,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黨建 為企解憂”。由黨組書記帶隊,持續加強“大走訪、大調研、大問計、解難題”活動,不斷深化“民營企業接待日”“服務瀘商直通快車”等服務。今年以來,接待民營企業(家)6次,服務民營企業家100余人次,先后走訪調研企業80余家,收集用水用地等意見建議80余條,協調解決問題40余個。如通過多方協調為四川寶晶玻璃有限責任公司二期項目節約水電建設等費用200余萬元。
“黨建 萬企興萬村”。采取“黨建引領、政府搭臺、商會牽線、村企唱戲”模式,建立兼職副主席(副會長)和執委一對一聯系村(社區)機制,實現結對“聯姻”105個村(社區)的全覆蓋服務,推動茶產業集群等83個項目落地,促成金融機構授信和貸款累計410筆21.12億元,助2.1萬群眾受益,推動聯系村的茶、竹、柚、中藥材、稻漁等產業增產。
“黨建 納商帶納貨”。通過黨建引領賦能“納商帶納貨”,引導有一技之長的黨員、商會會員、外出成功人士、知名網紅大伽等,化身“帶貨主播”,助納果納味納貨出海出川。目前,為100余家民營企業90余類“納溪造”產品進行”雙線“推介服務,促成交易10萬筆,交易額近1億元,帶動1萬余名群眾就近就業和增收。
“下一步,我聯將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強黨建引領,聚焦主責主業,服務中心大局,自覺把黨建工作放在促進‘兩個健康’工作中謀劃和推動,進一步推動黨建工作與促進‘兩個健康’協同并進、深度融合。”胡正云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