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水鎮:凝聚“黨建+群團”合力,激活基層治理新動力(抓黨建促群團)
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改革和建設,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近年來,踏水鎮在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完善體制機制,充分整合群團組織力量,聚力打造“黨建引領 群團賦能”基層治理模式,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拓寬群團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渠道,進一步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大樹村村民李大姐說:“多虧了黨委政府,不僅幫我們聯系鞋廠老板組織協調,還給我們普及作為員工的權益、進行技能培訓,現在不僅幫我們30多人追回工資,還讓我們當中的一些人獲得了新工作?!?/em>
今年8月,李大姐來電反映柏林街某鞋廠老板拖欠其在內的30余名婦女14多萬元工資未支付,現一直無法聯系上老板及其家人,于是向鎮黨委政府尋求幫助。
踏水鎮黨委政府了解群眾訴求后,由鎮工會聯合會、鎮司法所協同開展調查。通過市場監管平臺核實經營者信息,與簡陽市公安局三星派出所、市人社局勞動監察大隊、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進行對接溝通、爭取支持。最終,在多方努力下,成功聯系上鞋廠老板并召集鞋廠法人代表、工人代表等到鎮政府開展座談溝通,于當日達成一致支付意見,為李大姐等人成功討薪。針對李大姐等人維權意識不夠等情況,鎮工會向他們普及了相關職工維權知識,并由鎮婦聯聯系專業老師對她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目前已有10余名人員再次就業。
這是基層工會、婦聯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的縮影,是群團參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寫照。近年來,在鎮黨委的統籌下,踏水鎮依托多元解紛調處平臺,以“1479N”工作體系為樞紐,充分發揮大群團優勢,引領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明確職責定位、建立聯動機制,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一是建立由鎮治理辦、便民中心和工青婦等群團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制定年度和階段性的聯合行動計劃;二是組成聯席會議的成員以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要服務場地,定期在黨群服務中心和通過入戶走訪等形式了解群眾需求;三是借助智慧蓉城平臺,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并由群團定期向鎮黨委進行述職共同研究基層治理中的事項,明確責任和分解任務,提供多部門聯合的一站式服務。
今年以來,“黨建 群團”協同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治理辦、司法所和工會共為127人次提供咨詢和援助,調解糾紛案件14起,形成解決方案14套,工會組織維護權益知識宣講9次,團委到學校開展法律、安全等宣講7次,婦聯組織開展婦女就業技能培訓18次,殘聯經辦人員為殘疾人士提供上門服務20余次,有效提升服務群眾質效,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維護好群眾權益。
面對今年的高溫天氣,鎮工會、婦聯和殘聯聯合開展高溫送清涼關愛活動,為困難職工、低保、特困、獨居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殘疾人等800余人送防暑清涼物品。同時,為群眾講解安全知識,排查群眾家中用水、用電、用氣等安全隱患,保障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下一步,踏水鎮將堅持全面深化黨建帶群建,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廣泛聯系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促進基層社會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
記者 | 鄭玥嵐
部分來源 | 踏水鎮
編輯 | 羅玉蓉
責編 | 曹禮芹
審核 | 夏渝喜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