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丨常太鎮:“四式”工作法 做實做細流動黨員管理工作
常太鎮著眼流動黨員基數大、流動范圍廣的鎮情,把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建好流動黨員“鄉賢人才庫”、打好“鄉情牌”、織好“服務網”,全面匯聚流動黨員的智慧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拉網式”排查促底數“精準化”
“全覆蓋”排查。結合流動黨員“候鳥式”遷徙的特點,督促指導各村黨支部采取微信群、電話聯系、包組干部核實走訪等“線上 線下”的方式主動與黨員聯系,進行“拉網式”全覆蓋排查。經排查,全鎮共有流動黨員356名,約占黨員總數的16%。
“多層級”造冊。按照“一村一表、一鎮一冊”的原則,組織填寫完善《流動黨員黨支部排查表》,掌握流動去向、流動時間、流動類型、聯系方式、工作情況等基礎信息。經分析,20歲-40歲的青年黨員已占到流動黨員總數的50%左右,分布在北上廣及省內廈漳泉居多,主要從事第三產業。
“動態式”管理。在鎮村安排專人負責流動黨員管理工作,依托“全市一張圖”、黨員e家,建立流動黨員數據庫,定期摸排更新,及時掌握最新情況;對流動至不同轄區的黨員采取分類分層管理,建立“雞公煲行業黨員微信群”“省內黨員微信群”等,確保流動黨員管理更加科學化。
“融合式”教育促效果“最大化”
熱心助學“對胃口”。采取“集中學 自主學”“線上 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每年組織流動黨員參加集中培訓不少于一期,并通過建立流動黨員交流群搭建“指尖微課堂”,使其及時學習最新理論政策方針,確保流動黨員教育全覆蓋。2023年,結合主題教育共開展專題學習2次,流動黨員培訓累計超過500人次。
貼心幫學“促消化”。定期召開“云上座談會”,引導流動黨員分享學習心得,在線幫助解決流動黨員的疑難困惑,讓流動黨員“離鄉不離學、思想跟得上”。2023年9月以來,各黨支部基本固定每月組織線上學習1次,累計開展100余次。
暖心送學“見成效”。利用春節、暑假、國慶等人員集中返鄉契機,以召開懇談會、群眾會等方式,講述家鄉發展變化,宣傳返鄉創業政策,讓流動黨員做家鄉“宣講員”,為家鄉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建言獻策、貢獻力量。2024年春節期間共收集流動黨員關于支部建設、產業發展等建議意見23條。
“針對式”保障促服務“優質化”
搭建專項窗口定點服務。依托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大廳,2023年共設立29個流動黨員服務窗口和流動黨員驛站,為流入流出黨員提供報到登記、組織關系接轉、黨費收繳、政策咨詢等多元化的服務。2023年以來,為流動黨員提供各類政策咨詢服務1125件次,解決流動黨員及親屬村建審批、看病就醫等實際問題201個。
“一對一聯”精準服務。由支部委員與流動黨員“結對子”,落實“一季度一談心、凡回鄉必見面”要求,傳達學習政策理論,掌握生活工作情況、了解所憂所盼、聽取意見建議。
落實“家庭關懷”暖心服務。關心關注流動黨員家庭中的留守老人和兒童,每年深入流動黨員家庭走訪1次,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讓流動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引導式”鼓勵促作用“顯性化”
強化搭建線上平臺。常太鎮結合文旅、枇杷等主導產業,依托在外流動黨員、在外人才的人脈資源,通過常太鎮云上枇杷節等平臺,鼓勵在外流動黨員積極為全鎮枇杷營銷、招商引資等牽線搭橋,今年共幫助家鄉銷售枇杷8000余箱,將市場拓展至重慶、陜西、上海等地。
營造良好公益氛圍。常太鎮引導流動黨員報黨恩、比貢獻,支持家鄉建設。去年,各村流出黨員積極參與“常太鎮教育發展促進會”相關籌備成立和捐資助學工作,共捐款1100000元,為關心下一代教育工作添磚加瓦。
全面實行“歸雁計劃”。樹立“流動黨員是人才資源”的理念,把政治素質好,懂經濟、會經營、善管理,有開拓進取精神、事業心強、群眾擁護的流動黨員,納入村級后備干部培養。截止目前,共有12名流動黨員被納入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將適時選拔進村(社區)“兩委”班子。
來源:城廂區常太鎮黨委
編輯:吳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