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黨建工作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 “5+15”責任清單來解答
如何壓實黨建責任,解決黨建工作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的問題?中關村街道以《海淀區處級單位黨(工)委及領導班子成員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指導清單(試行)》為基本參照,結合地區區位特點和工作實際,本著突出重點工作、做實基本動作、留出自選空間的原則,突出強調“共性 個性”,分解細化出“5 15”個性化黨建責任清單:即按照街道黨工委和處級領導班子不同責任主體、結合不同職責分工制作的5份抓基層黨建工作指導清單,按照實際需求制作的囊括基層黨建聯系點、基層黨組織建設、黨支部組織生活規范、發展黨員流程圖等在內的15個附件。
“5 15”黨建責任清單突出了融合性、實效性、規范性和典型性“四性”要求,推動街道黨工委及處級領導班子把黨建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實現黨建責任“一單清”,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格局。
注重黨建引領,突出融合性。近年來,中關村街道強調跳出“就黨建抓黨建”的思維模式,積極探索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有力、工作推進有序、末端落實有效”的大黨建工作格局。黨建責任指導清單作為“大黨建”工作格局的重要支撐,在其分解細化過程中始終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將黨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將抓黨建責任落實與抓業務工作、抓中心工作有機統一起來,力求從制度上確立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的常態化機制。
量化目標任務,突出實效性。按照“可量化、可操作、可監督”的標準,在責任清單的分解細化過程中能細化到數字的目標任務盡量細化到數字。清單中“至少”、“不少于”等詞匯成為了高頻詞。“帶頭落實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全年至少參加16次理論中心組學習”、“每年至少研究部署2次基層黨建工作,每季度聽取1次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匯報”、“每年與班子成員談話不少于1次,與分管科室(部門)負責同志不少于1次,與所屬下級黨組織書記以及部分普通黨員干部談話不少于1次”……黨建工作的具體要求在清單中一目了然。健全完善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明確列出處級領導班子聯系點,實現社區黨組織處級領導聯系全覆蓋,“兩新”黨組織處級領導聯系重點覆蓋。為了強化工作留痕,倒逼責任落實,中關村街道還制定了《基層黨建工作聯系點聯系情況記錄表》和《落實黨建主體責任談心談話記錄表》。
組織生活會流程圖
主題黨日流程圖
談心談話會流程圖
民主評議黨員流程圖
黨支部委員會流程圖
黨小組會流程圖
黨課流程圖
繪制工作流程圖,突出規范性。黨支部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為了解決部分黨員群眾關于“黨支部組織生活是什么,組織生活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的疑惑,根據《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梳理繪制了《黨支部組織生活一覽表》《黨支部黨員大會流程圖》《黨支部委員會流程圖》《黨小組會流程圖》《黨課流程圖》《組織生活會流程圖》《民主評議黨員流程圖》《談心談話流程圖》,查找引用了《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流程圖》共計9個附件,以圖表形式清晰直觀、簡單明了、規范嚴謹地展示了黨支部組織生活的規定程序。
選樹優秀典型,突出示范性。陣地建設是增強黨組織向心力、戰斗力、凝聚力,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必要條件。中關村街道以分解細化黨建責任清單為契機,全面梳理了地區基層黨組織黨建情況,特別是特色黨建陣地資源情況,整理出《中關村街道社區特色黨建情況統計表》,直觀展現地區特色黨建現狀。并選樹了社區黨建優秀典型,對東里南社區的黨建“八化”工作法和“一園一室多長廊”特色黨建陣地以及知春里西社區的“五心”黨建工作法和“三個一”特色黨建陣地進行了詳細介紹,力求在地區基層黨組織中營造學趕先進、見賢思齊、爭創一流的濃厚氛圍,發揮典型的示范、引領、集聚、輻射和帶動效應。
黨建責任清單的建立,使管黨治黨責任有了明確標準與有力抓手,必將進一步有效激發全體黨員干事創業活力。“‘責任清單’既是壓力更是動力。我們制定責任清單,就是為了通過對各類人員明確職責,構建起上下貫通、層層壓緊、環環相扣的清單體系,從而推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新格局。”談到制定清單的目的時,街道黨工委書記許云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