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行政監管 行業治理 社會監督 德州強化協同共治破解食品安全監管難題
2月26日,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外賣騎手趙明軍像往常一樣接送訂單。在等餐過程中,作為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的他來到餐館后廚查看。
拿著手機,趙明軍熟練打開“食安外賣共治”專用小程序,對后廚進行“五看五促”監督。“如果發現餐館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我可以隨時通過小程序上報給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核查處置。”趙明軍說。
聘請外賣騎手擔任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是德州市市場監管局多渠道、多角度、多層次創新基層共治模式,破解食品安全監管難題的舉措之一。
近年來,德州市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積極鼓勵引導基層開展食品安全共治創新,實現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與基層社會治理“同向發力”,激發多元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初步形成“黨建引領、行政監管、行業治理、社會監督”四方協同發力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針對新業態監管難題,德州市市場監管局探索建立外賣騎手“食安哨兵”新模式,聯手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擇優聘請50名優秀騎手成為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賦予他們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新職能,全方位打造“食安哨兵”。同時,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移動探頭”作用,在等待取餐過程中,對餐飲門店開展“五看五促”監督。該局與美團總公司對接協商,開發德州市“食安外賣共治”專用小程序,開通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反饋問題“隨手拍”端口。建立完善問題“上報—處置—反饋—激勵”機制,對現場發現的問題,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第一時間進行糾正,對于勸導無果且情節嚴重的,向平臺或者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反映。屬地市場監管所收到騎手提供的線索后,第一時間響應跟進,派出執法人員調查處理。截至目前,已辦結相關案件43件。
該局強化結果運用,根據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發現的問題和全市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大數據月度分析情況,綜合設置外賣商家“紅黑榜”,對衛生干凈整潔、操作規范、管理到位的商家進行紅榜表揚,對食品安全問題多、屢教不改的商家進行黑榜曝光。針對消費者投訴多、外賣騎手反饋集中的“問題門店”開展靶向抽檢,嚴防嚴控食品安全風險。“食安哨兵”共治模式實施以來,該市網餐平臺消費者滿意率明顯提高,發現并督促商家整改問題108個,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率同比下降約20%。
創新推行食品經營業戶互查互助“2 N 2”共治模式。該局指導樂陵市結合個私黨建工作安排,將一條街道或一個鄉鎮全部食品經營業戶按照臨近原則分成N個互查互助工作組,每組有10家至15家經營單位,在每個互助互查組中選取2家組長和副組長單位。小組成立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定期對組長和副組長單位進行培訓,再由組長對組員進行集中培訓,并對學習情況進行檢查測試。每月組織小組開展評比活動,獲得優秀的小組授予其“流動優秀小組”紅旗。截至目前,該模式已經在樂陵市16個鄉鎮(街道)順利推行。該做法被權威機構評為“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優秀案例”。
實行“三聯”機制,織密校園食品安全“防護網”。該局指導臨邑縣在全省率先實施校園食品安全跨部門綜合監管,成立由市場監管局、教體局、衛健局等5部門組成的學校食堂跨部門綜合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圍繞校園食品安全開展風險會商,有效解決校園食品安全領域監管責任不明確以及重復檢查、多頭執法等問題。完善聯合執法檢查機制,圍繞食品安全、用水安全等情況為學校做一次“全身體檢”。強化數據聯通共享機制,通過定期收集、匯總、通報各部門食品安全工作數據和食品安全監測信息,實現食品安全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共用共享。建立跨部門綜合監管執法模塊,開展“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檢查,關聯各部門日常監管數據和監管主體信用信息。這項工作被列為全省跨部門綜合監管“揭榜掛帥”重點改革試點項目。
王曉華 徐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