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強基層組織 筑牢戰斗堡壘(建強基層組織 筑牢戰斗堡壘發言稿)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
黨支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效舉措,也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實需要。
貴州省對標中央要求,整體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基本組織設置、隊伍建設、基本制度執行、基本任務落實、基本保障配套等規范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黨員隊伍活力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全面提升。
對照標準 推進規范建設
“通過召開動員會、‘三會一課’、調研座談等形式,把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目標要求、方法步驟、工作任務等,傳達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省直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在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部署會上說。
我省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加強基層黨建的一系列制度規定,從2019年起,實施全面提升基層黨建質量三年行動計劃,發布《關于推進全省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及13個領域和群體黨支部建設標準,把黨支部規范達標作為夯實基層基礎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根據不同領域和行業基層單位實際,細化農村、社區、國有企業、高校、事業單位、公立醫院、機關等13個領域和群體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點,使每個黨支部建有標尺、抓有方向、評有依據。
在工作落實中,督促各級黨組織嚴格標準,推動基層黨支部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全面規范黨支部的組織設置、按期換屆程序、支部及委員職責。對村“兩委”換屆工作進行“回頭看”,重點排查村“兩委”人選定的準不準、換屆選舉程序嚴不嚴。
發揮考核“風向標”和“指揮棒”作用,把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納入基層黨建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全面推行“日常考查 年度考評”、重點任務集中抽查,日常工作常態督查和“五位一體”考評模式,對排名靠后、黨員群眾滿意率較低的黨組織負責人進行談話誡勉和工作問責,督促各級黨組織認真履行抓支部建設責任。
選樹典型 發揮示范作用
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
堅持把典型選樹作為有效抓手,我省通過典型帶動,努力形成創建一個、影響一面、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應,在互評、互學、互鑒中開闊工作思路,推動各級黨組織以示范點為標桿,對標先進,查找不足,整改提升。
今年,省委組織部印發《關于命名全省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示范點的通知》,公布199個在組織設置、隊伍建設、制度執行、任務落實、保障配套等方面達標規范、發揮作用突出的基層黨支部名單。通過選樹典型,推動夯實基礎組織,建強基本單元,筑牢戰斗堡壘。
在推進標準化建設工作中,各基層黨組織積極探索總結科學規范、簡便易行、務實管用的有效做法和長效機制。
遵義市新蒲新區以在職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為契機,引導機關在職黨員干部“工作在單位、服務在社區”。同時,依托“新蒲新區黨群共治會”應用程序,采取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組織曬單的方式,開展線下志愿活動。
銅仁市萬山區丹都街道旺家社區同步成立黨支部和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創新提出“黨支部 網格員 樓長 黨小組長”的網格化治理模式。
羅甸縣麻懷村黨支部通過“聯村黨委 公司 產業 農戶”方式實現要素聚攏、資源抱團,探索實施聯戶共建、聯產共營、聯市共銷、聯利共贏的“四聯四共”發展模式,做實做強產業文章。
目前,黨建云平臺、黨建紅云、暖心秘書、黨建一點通等形式多樣、功能不一的黨建數字化平臺,正在全省各地推廣使用。全省各級黨組織還通過報刊、黨建網站、微信公眾平臺、手機客戶端等,對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典型做法、成功經驗進行宣傳報道。
建強陣地 提升組織活力
“按照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支部工作首位,做到‘三會一課’制度規范化、政治理論學習常態化、學習形式多樣化,通過紅色教育、主題黨日活動、集中理論學習、黨員大會、道德講堂和學習強國APP等強化理論知識學習。”談及示范黨支部的創建,貴州省開陽公路管理段黨支部副書記何洪懿說。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前進的旗幟。我省持續開展黨員干部集中輪訓,充分利用各級黨校、干部學院等,分級分類對全省1800余名省管干部和縣(市、區)黨政正職、2.3萬名縣處級以上干部進行集中培訓,舉辦1.1萬期省市縣各類培訓班;創辦新時代學習大講堂,建立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廣電網絡學習視頻系統。
推進基層黨建規范化,干部隊伍建設是關鍵。我省從政策待遇、工作環境、激勵措施等多方面發力,培養選拔一支政治過硬、善抓產業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著眼破解農村發展難題,重點從優秀農村青年中培養發展黨員,選優配強“兩委一隊三個人”,圍繞脫貧攻堅、產業振興選配干部,著力在“選育管用帶”上功夫,把真正懂農業產業發展的干部選派到一線抓產業。
今年5月起,省委組織部精心謀劃、統籌指導全省各級黨組織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加強和改進黨員經常性教育,不斷豐富黨員教育內容體系。通過一次次直抵人心、觸及靈魂的思想政治教育洗禮,全省廣大黨員干部黨性意識進一步喚醒,政治覺悟進一步提高。(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