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數百家軟件公司的成功實踐(“低代碼開發”會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理想選擇嗎)
在當今的軟件開發時代,以新技術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如何快速適應技術變革,構建符合時代需求的技術能力和業務模式,成為了軟件公司必須面對的課題。
在這個背景下,低代碼技術是如何賦能軟件公司,助力軟件公司實現業務騰飛?
本文將從低代碼時代軟件公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入手,分享低代碼轉型的最佳實踐:確定轉型戰略、探索轉型路徑以及打造組織能力,助力軟件公司實現破局。
還給大家準備了《低代碼產品評估打分表》和豐富的低代碼轉型資源包
低代碼產業高速發展
過去五年來,低代碼開發成為軟件開發技術的一個熱門領域。IDC、中國信通院、艾瑞咨詢、低碼時代、愛分析等眾多國內外研究機構對這個領域非常關注,發布了近百份研究報告。根據這些報告對低代碼發展趨勢的預測,2023 年到 2025 年中國低代碼產業的增速在35%-65%之間,是中國軟件產業增長速度的3到5倍,低代碼技術正在進入應用普及階段。
企業對低代碼技術的實際需求驗證了專業機構的預測。我們分析了國內中大型組織在招標中提出對“低代碼技術”的需求,根據國內五家重點招投標網站上發布的信息,從 2022 年到 2023 年共有 411 條(去重后)與低代碼相關的招投標記錄,金額普遍在 50 萬以上,僅僅這些企業在低代碼上的投資就已經達到了數億元規模。同時,從時間維度看,低代碼需求呈現顯著的增長趨勢,從 2022 年上半年到 2023 年下半年,招投標的數量增長了 8 倍。
(越來越多中大型企業采購“低代碼平臺”進行應用構建)
開發者對于低代碼技術的關注度如何呢?我們選取了搜索指數這個維度進行研究。從2019 年至 2023 年,低代碼技術的搜索指數從初始的 0 搜索量,增長到熱門技術 JavaScript 搜索量的 25%,這表明低代碼技術已經成為開發者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
(“低代碼”一詞的搜索指數與JavaScript相比較)
行業專家、企業用戶以及開發者紛紛將目光聚集于低代碼技術,顯示了低代碼技術的巨大發展前景,也預示著低代碼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加速普及,我們正在迎來“低代碼時代”。
低代碼給軟件公司帶來的新機遇
當前,超過 95%的應用軟件是以編碼為主進行開發的,一個中等規模的應用,前期需要投入數百萬的成本。在應用構建完成之后,還需要通過市場的打磨和修正,才有可能贏得第一批用戶,后續還會面臨企業用戶復雜多變的個性化需求。在此過程中,軟件公司不但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和人力成本,還會面臨很大的風險。
低代碼技術的出現能夠有效緩解上述壓力。與傳統開發方式相比,低代碼技術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學習曲線,使得企業能夠更快地推出新的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并通過敏捷迭代、快速試錯的方式,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針對定制化和二開需求,低代碼技術能夠提供強大的集成和開放能力,結合拖拉拽等可視化開發的方式與業務人員共同協助,幫助實現貼合業務需求的軟件應用。
對軟件公司而言,低代碼技術能夠帶來顯著的價值:
1)低代碼提供先進生產力,幫助軟件公司提升利潤
傳統開發模式下,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利潤空間有限。采用低代碼技術,可以大幅降低開發成本、工具采購成本和培訓成本,為軟件公司帶來了新的利潤空間。
(先進的生產工具帶來先進的生產力)
以上海格心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其使用低代碼為寧波愛健軸承搭建了一整套運營管理平臺——“智造云”平臺。該系統從產品設計、生產裝備數字化、生產過程管理、倉儲物流、能源利用等多個模塊展開,實現了對智能工廠的全面覆蓋。整個系統的開發工作量,僅為傳統代碼開發的 1/4。
系統上線之后,愛健軸承的生產效率提升了 30%、生產成本降低了 20%、產品不良率降低了 28%、能源利用率提升了 11%,產品研發周期也縮短了 37%。憑借該系統,愛健軸承成功入選“浙江省第二批智能工廠認定名單”,并榮獲全球領先的IT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 IDC 所頒發的 Future Enterprise Awards 未來運營領軍者。
2)幫助軟件公司深度服務于企業數字化需求,促進業務發展
傳統的信息化建設通常以外包、外采的方式為主,在框架、主數據和應用創新上都有明顯不足。如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對數字化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企業更加注重統一平臺的建設,希望實現更高效的數字化轉型。同時,企業對自主開發和可控性的需求增加,渴望能夠自主構建數字化基座,并能夠自主決策未來數字化發展的方向。
在新的形勢下,軟件公司不能繼續滿足于只為甲方企業進行項目交付,而應該更深度地服務于企業數字化需求。對于有意引入低代碼的企業,軟件公司可以從多個方面更好地服務客戶::
·推動低代碼立項,幫助客戶準確分析企業現狀、明確項目目標和制定選型評估計劃;
·幫助企業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低代碼技術規范,如技術管理規范、設計規范等;
·幫助企業深化數字化轉型,如數字化人才培養、項目落地咨詢、協同開發等。
這樣的綜合服務,不僅能幫助企業構建穩固的數字化基礎,還能助力客戶在低代碼時代中取得更大的成功。軟件公司通過提供全方位的咨詢和解決方案,能夠與客戶緊密合作,通過持續的創新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發展目標,共同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成功,創造更大的價值。
開啟低代碼轉型的最佳實踐
過去五年來,葡萄城與三百余家軟件公司深入合作,共同探索低代碼轉型的路徑,我們親身經歷了一家家軟件公司借助低代碼技術實現了業務的騰飛,也很遺憾地看到一些軟件公司走過的坎坷歷程。回顧這些經驗和角度,我們梳理總結出軟件公司實現低代碼轉型的最佳實踐,其中包括了指導思想、關鍵步驟、時間規劃,以及大量的文檔模板和培訓資料。限于篇幅,本文只簡要介紹其中的關鍵步驟,具體包括:確定轉型戰略、探索轉型路徑、打造組織能力。
1)確定轉型戰略
確定轉型戰略可以從低代碼戰略負責人、低代碼在公司發展的定位和低代碼代碼選型指標三個維度來考慮。
低代碼戰略負責人:轉型戰略需要由軟件公司技術副總以上的高層來制定,而非僅由開發人員或部門經理負責。轉型戰略也需要在公司管理層達成共識,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軟件公司從應用、技術、成本等多個角度全方位評估低代碼的價值,同時還可以制定出更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幫助企業更好地把握低代碼轉型機會。
低代碼在公司發展的定位:把低代碼定位為公司技術能力發展的長期技術棧,而非臨時項目或實驗項目。低代碼開發平臺擁有巨大的潛力和優勢,能夠極大地提高開發效率和靈活性。通過將低代碼技術納入公司的長期技術戰略,將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持續的創新和增長。
低代碼選型指標:建議基于公司長期規劃遴選評估項目,在覆蓋全場景的同時,還要關注低代碼技術與現有開發團隊、項目管理方式的兼容。基于我們的實際從業經驗,并參考一些專業機構的研究報告,我們總結出面向軟件公司的低代碼選型評估十大指標如下:
· 功能組件豐富程度與需求匹配度
· 可擴展性(平臺級擴展)
· 易用性(開發環境的用戶體驗、性能、配套培訓資源等)
· 集成便利性
· 技術與架構的兼容支持范圍
· 安全性與合規性
· 編程能力(項目級擴展)
· 協同開發能力
· 開發周期覆蓋度
· 基于關系和流程的模型驅動能力與開發效率
2)探索轉型路徑
確定轉型戰略之后,下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制定轉型路徑。有兩個關鍵點需要關注:一是組建低代碼“先遣隊”,探索轉型路徑。建議先遣隊由企業抽調少量開發人員和技術高管共同組成,基于廠商提供的技術資料和資源完成初步的技能準備。二是選擇合適的試點項目,啟動轉型實踐。在篩選試點項目時,要選擇一個需求明確、復雜度適中且能在 1-2 個月內交付的項目。這樣不僅有助于快速驗證轉型的可行性和效果,還可以為后續的轉型工作積累經驗和信心。
3)打造組織能力
在探索轉型路徑之后,還需要制定一系列規范將其轉化為真正的組織能力,包括需求分析規范、設計規范、編碼規范、集成規范等。通過這些規范和低代碼平臺的結合,實現更加高效的開發與協作,在實踐中持續迭代優化,打造組織能力。
特別提醒的是,低代碼轉型的效果是逐步呈現的,而不是一蹴而就,我們需要對此保持合理的期望和耐心。下圖展示了低代碼轉型過程中,代碼開發與低代碼開發的典型效率對比。其中,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開發效率的提升。橙色的線是以 Java 開發的平均效率作為參考,藍色的線則代表使用低代碼開發的效率變化過程。從圖中可以看出,在轉型的初始階段,因為團隊的不熟練,低代碼開發的效率可能會低于代碼開發方式。但隨著轉型的推進,進入探索期之后,低代碼開發的效率將會趕上并超越傳統開發模式。當轉型進行第三階段時,低代碼的開發效率將大幅領先傳統開發模式,這才是低代碼技術的實際價值體現。
結語
從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低代碼已經成為業界的趨勢,未來的 2 到 5 年將是應用普及的重要窗口期。建議軟件公司將低代碼技術作為重要的戰略舉措,盡快引入低代碼技術,開啟低代碼轉型,提升生產力并響應企業需求的新變化,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優勢,實現可持續增長。
免費領取資源:
低代碼產品評估打分表
提供清晰的評價體系、打分參照,幫助企業客觀比較和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低代碼產品。
(《低代碼產品評估打分表》部分截圖)
低代碼轉型資源包
匯集了企業級低代碼技術在實際業務場景中的成功應用案例,深入解析企業級低代碼技術,為不同階段和需求的企業轉型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