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黨建統領社會治理工作?這些部門這么說!(黨建統領社區治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要
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
在今天召開的區委黨建統領社會治理工作務虛會上,區級各部門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匯報本單位明年工作總體思路、目標任務。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他們都是怎么說的!
區人大常委會
建設自信自強、黨建統領的忠誠人大,堅持制度自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公平公正、弘揚正義的法治人大,維護憲法權威,加強法律監督,強化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用;建設唯實惟先、善作善成的有為人大,緊跟重大戰略,緊扣重大任務,緊盯重大民生;建設與時俱進、協同高效的智慧人大,擦亮代表聯絡站金名片,鞏固鎮街人大工作全省領先優勢,融入黨政大腦智治體系;建設與時俱進、踔厲奮發的活力人大,營造“比學趕超” 履職環境,濃厚“賽馬爭先”工作氛圍,豐富“靈活多樣”工作形式。
區政協
扛起思想引領新使命,旗幟鮮明講政治,持之以恒重學習,一以貫之強黨建;進一步發揮政協優勢作用,擔當服務中心新作為,圍繞高質量發展協商議政,圍繞民生關切獻計出力,圍繞社會治理履職盡責;進一步加強制度機制創新,提升建言資政新質效,深化平臺建設,加強調查研究,注重數字賦能;進一步突出團結聯誼功能,提升凝聚共識新成效,提升團結奮斗凝聚力,擴大宣傳引導影響力;進一步推進自身隊伍建設,展現人民政協新風采,優化委員服務管理,打造機關鐵軍隊伍。
區紀委區監委
處理好五對關系:監督與服務的關系、懲處與治理的關系、嚴管與厚愛的關系、傳承與改革的關系、基層與基礎的關系。要聚焦四個方面重點發力:聚焦政治監督,在護航高質量發展上發力;聚焦主責主業,在“三不腐”一體推進上發力;聚焦清廉建設,在全域深化推進上發力;聚焦數字賦能,在持續釋放監督治理效能上發力。
區委組織部
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四個聚焦”筑牢護航中心大局堅強堡壘:聚焦政治建設推動二十大精神扎根落地,聚焦護航亞運開展“亞運先鋒”行動,聚焦融合發展推進行業系統黨建,聚焦“強鏈補鏈”持續深化產業鏈黨建。“三新理念”推動現代社區建設整體躍升:構建運行新機制,創設治理新舉措,引領共富新模式。做好“統”“優”“用”“三字文章”,放大數字化改革賦能紅利。“閉環管理”鍛造堪當現代化建設重任的基層干部:突出全方位選人、多渠道育人、全鏈條管人。
區委宣傳部
針對精神文明建設,重點做好四個方面:一是打造文明蕭山“優禮指數”,二是深化“文明迎亞運”八大攻堅行動,三是構建亞運城市志愿服務矩陣,四是強化榜樣示范引領。針對網絡空間治理,全面實施三大工程:一是實施“一網無前”工程,完善聯動協同機制,二是實施“一網無遺”工程,夯實網信工作基礎,三是實施“禮上網來”工程,深化網絡文明建設。
區委統戰部
圍繞一條主線: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兩個先行: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蕭山先行、共同富裕蕭山先行;擦亮三張名片:民企統戰工作、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新鄉賢工作三張金名片;夯實四個基礎:夯實政黨合作基礎、和諧穩定基礎、基層工作基礎、統戰隊伍基礎;做好五項提升:提升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僑務工作、港澳統戰工作、留學人員統戰工作。
區委政法委
聚焦“系統防控”強維穩,強化風險排查、信息搜集、閉環處置;聚焦“爭先進位”守平安,曬問題、補短板、壓責任;聚焦“社會治理”夯基礎,突出共建治理、數字治理、專項治理;聚焦“公正執法” 嚴監督,抓執法規范、政法聯動、政策落實。
區法院
深化政治建設,始終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服務大局,堅決扛起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法治擔當;堅持司法為民,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院新氣象新變化;堅持守正創新,以數字賦能引領新時代法院現代化建設;堅持自我革命,以過硬作風展現過硬擔當。
區檢察院
堅持黨建統領,全面夯實檢察履職根基;深耕主責主業,不斷推進法律監督提質增效;堅持創新發展,不斷提升數字檢察實戰實效;勇于自我革命,持續強化檢察機關自身建設。
區委編辦
優化黨政機構職能運行體系,深化“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抓深做實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后半篇文章”,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創新;統籌盤活資源,優化事業單位運行機制,優化編制資源配置,優化多元化用工體系;推進規范管理,持續深化機構編制監督檢查,不斷完善機構編制質效評估機制,嚴格落實問題整改。
區委巡察辦
上下聯動,關注“后半篇文章”和“全覆蓋任務”,協助做好省委巡視、市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統籌十六屆區委巡察工作安排;貫通融合,關注“流程信息化”和“標準體系化”,深化巡察信息化建設,開展內巡試點探索;內外兼修,對內提升能力與對外做強品牌,開展學習型組織建設,提煉巡察成果做強巡察品牌。
區信訪局
以強化“五個機制”為支撐,推進信訪工作系統化:強化黨對信訪工作全面領導機制、“黨建+信訪”工作機制、領導接訪下訪和包案化解機制、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考核督導機制。以開展“四項行動”為保障,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開展初次信訪事項規范辦理、有理溯源和無理退出、違法信訪依法打擊、信訪積案化解鞏固專項行動。以優化“三個平臺”為依托,推進信訪工作數智化:發揮全省統一平臺迭代效能,加強“一攬通達”智慧應用,推進“信訪大腦”支撐平臺建設。以提升講政治、強隊伍、精業務“三個能力”為要求,推進信訪工作專業化。
區公安分局
“打好‘四個戰’、在四個方面當好示范”:打好安保維穩攻堅戰,在維護社會穩定上當好示范;打好服務保障主動戰,在護航高質量發展上當好示范;打好固本強基提升戰,在推動基層治理上當好示范;打好變革重塑爭先戰,在深化數字化改革上當好示范。
區司法局
以鎮街法治化綜合改革為抓手,全面提升基層法治化水平;以夯實改革基礎為抓手,全面提升“大綜合一體化”改革實效;以“兩高一低”攻堅為抓手,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以深化除險保安為抓手,全面提升平安護航水平;以數字化牽引法治改革為抓手,全面提升法治智慧化水平。
區社會治理中心
厚植迭代之勢,提升履職能力實戰實效;釋放疊加效應,賦能解紛體系最新解;強化源頭治理,以人為本邁向“治富美好”;發揮集成優勢,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堅持創新驅動,打造數字化治理應用高地。構建貫穿始終的防范化解體系;靶向創新多元化解機制;深度應用各基層治理平臺;推進“楓橋式”社會治理中心建設。
區城市智治中心
進一步完善整體智治生態,打造社會治理共同體;進一步強化數據賦能,提升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進一步圍繞“平安護航亞運”,打造數字變革新高地;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創新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夯實應用基層基礎,完善信息化支撐治理平臺;進一步健全社會治理機制,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區委老干部局
聚焦“ 學” 字強思政,激發老干部紅色活力;聚焦“融”字破難題,提升老干部助力效能;聚焦“能”字有作為,加強老干部示范引領;聚焦“智”字巧賦能,做好老干部激勵文章。
區委黨研室
固本培元,探索“八八戰略”在蕭山的實踐,編寫史志正本,傳承蕭山精神;傳承文脈,推進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舉辦毛奇齡誕辰4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活動,打造蕭山的心靈書院——來新夏書院,繼續指導基層修志;自主創新,提升史志應用的科技效能。
黨校蕭山分校
牢牢把握黨校姓黨原則,扎實開展干部教育培訓,著力推進核心課程建設,積極鞏固拓展基層陣地,大力開展基層理論宣講,認真開展科研和決策咨詢工作,實施師資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辦學保障服務。
區融媒體中心
始終錨定“提升自我變革源動力,勇當縣級融媒體發展排頭兵”的發展目標,聚焦政治職責、時代使命、為民服務三個定位,爭取實現五大突破:體制機制實現新突破;宣傳引導實現新突破;隊伍建設實現新突破;技術保障實現新突破;融媒服務實現新突破。
區總工會
把準“基本調”,夯實組織基礎,突出黨建領治;奏響“和諧音”,推進和諧創建,強化社會和治;唱好“主旋律”,助力共同富裕,引導多元共治;彈出“協奏曲”,依托民主管理,動員職工自治;譜寫“新樂章”,放大品牌效應,創新賦能善治。
團區委
健全“紅色根脈”守護者培育體系,建好引領青年思想進步的政治學校;健全“兩個先行”生力軍動員體系,號召青年爭當社會治理的先鋒主力;健全“青春共富”主人翁服務體系,當好聯系青年最為牢固的橋梁紐帶;實施全面深化改革“磐石工程”,夯實塑造變革、引領變革的組織基礎。
區婦聯
夯實兩大基礎:基層婦女組織基礎、家庭文明建設基礎;做實三篇文章:巾幗創業共富的文章、巾幗服務亞運的文章、現代化社區兒童友好的文章;聚焦四大場景:“巾幗紅色引擎”的思想引領場景、家庭糾紛化解的基層治理場景、未來社區“家禮中心”的服務場景、女性綜合素質提升的教學場景。
區科協
培育特色品牌,聚力提升科普主導力,高站位推進公共場館科普化改革全國試點工作,高標準打造全國科普示范區蕭山金名片,高質量推進“科普蕭山@未來”六大行動;優化精準服務,聚力提升科創助推力,深化“一家三站”建設,用活“科創中國”資源,激發科技人才活力;強化組織建設,聚力提升黨建引領力。
區文聯
強化黨建引領功能,提升引領效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服務能力,持續開展優秀文藝精品扶持,繁榮蕭山文藝事業,完善文藝志愿服務機制,深入開展文藝惠民。廣泛參與社會治理,提升協同能力。
區殘聯
著力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全方位助力亞殘運會建設;著力完善殘疾人就業創業體系;著力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著力加強殘疾人基層組織建設;著力推動康養醫護一體化建設;著力創建“五進五家殘疾人之家”省級示范。
區紅十字會
突出主責主業,更好地履行新時代人道使命;加強籌資動員,更好地匯聚社會愛心;重視宣傳傳播,更好地引領社會新風尚;夯實基層組織,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創新工作方法,提升紅十字會服務群眾能力;努力建設高素質的紅十字干部隊伍。
資料:區委改革辦
文字整理:吳斐
編輯:洪瑋
責編:祝春
終審:陳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