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黨建旗幟 謀發展宏篇——山東公用基層黨建工作取得新突破(山東基層黨建工作隊)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壓實黨委書記管黨治黨責任,牽頭破解企業基層黨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確定黨委書記突破項目。山東公用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公用”)黨委書記切實履行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第一責任人職責,以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為目標,通過積極探索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機制,深化調查研究,精心開展活動,著力帶頭推進,充分發揮“紅色引擎”作用,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改革發展、生產經營、項目建設、民生服務全過程各環節,推動山東公用呈現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局面。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黨建鏈”引領“發展鏈”
立足山東公用實際,圍繞年度企業改革、產業升級、民生服務、重大項目等重點攻堅任務,以“黨建鏈”引領“發展鏈”,提出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鏈上黨建’賦能山東公用高質量發展”突破項目(以下簡稱“書記突破項目”)。通過“黨委統籌調度、支部組織推進、黨員先鋒示范”三級聯動,把服務保障抓在“鏈”上、項目建設嵌在“鏈”上、先鋒力量匯到“鏈”上,搭建黨建產業融合共建平臺,實現基層黨建和生產經營相互促進同頻共振。同時,突出壓實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明確責任、牽頭調度、組織推動、深度研判,及時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黨支部全面抓好分解落實,定期開展活動,做到組織高效,推進有力;黨員干部亮身份、做表率,在組織活動中當好項目攻堅的戰斗員、優質服務的示范員。黨委、支部、黨員連點成線,串連起“民生服務鏈”“項目建設鏈”和“技術創新鏈”,不斷激發黨建工作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以高質量黨建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出實招、干實事
頭雁領航,發揮聯動作用。一是從嚴責任落實,黨委書記組織召開黨委會研究部署書記突破項目,明確目標、細化任務、強化措施,成立由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副書記為副組長,各黨組織書記為成員的“黨委書記突破項目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公司黨群工作部,負責推進過程中的組織協調服務,形成工作合力,推進工作開展。二是全覆蓋跟蹤問效,黨委書記通過實地調研、現場觀摩、座談交流、聽取匯報等形式掌握了解突破項目階段性進展情況、與業務融合情況、下一步工作打算,并有針對性指出工作亮點、存在問題和思路建議。將書記突破項目落實情況作為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依據,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和考核范圍。三是加強經驗交流,黨委書記在全市組織工作會議上發言,重點分享書記突破項目的經驗做法;在國資系統黨建觀摩會上,與觀摩人員交流書記突破項目;多篇經驗做法在《齊魯晚報》《山東國資》《濟寧日報》刊登;公司公眾號和網站也開辟專欄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和工作氛圍,進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調研解題,服務人民群眾。一是明確調研重點,結合黨支部工作聯系點制度,黨委書記帶頭深入工作一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調研,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真正“摸實情、取真經”,掌握全面、真實、豐富、生動的第一手材料。二是扎根濟曲項目建設一線,黨委書記帶頭吃住在一線,“5 2”“白 黑”戮力推進書記突破項目,真正“出實招、干實事”,在項目堵點、卡點、難點親自抓、親自推、親自促,以上率下、壓實責任,形成示范效應,確保濟曲快速路主線通車。三是志愿服務進社區,黨委書記帶頭到聯建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和慰問活動,就群眾關心的用水、用暖、用氣等問題聽民情訪民意解民憂,真正做到“踐初心、擔使命”。
活動增效,夯實發展根基。一是為緬懷革命先烈,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組織黨員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學習33次。二是為對標對表先進基層黨組織,提升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質量,與市財政事務服務中心第四黨支部、建行濟寧分行營業部黨總支、中鐵上海局濟曲十標黨支部、明德花園社區黨支部等開展支部聯建活動20余次。三是書記帶頭講黨課2次,各基層黨組織書記講黨課共計74次,依托山東公用“紅色大講堂”開展宣講20余次。
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插在工地上
黨建暢通“民生服務鏈”。一是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以濟寧中山公用水務大廈營業廳為試點,9月底水務大廈線下“共享營業廳”正式建成使用,作為全市首個“水氣暖”共享營業廳,最早實現了群眾“進一次門,辦多件事”,達到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的服務目標。二是實施熱源替換工程,高標準完成總長200余公里的供熱管網建設,有效保障了3000多萬平方米的居民供熱需求;合力攻堅地表水廠和引黃西線工程建設,實現城東、城西兩座地表水廠“雙投產”,將黃河水引入城區,一舉改變單一地下水供水歷史。三是按照“全城一張網,溫暖一座城”的目標,持續開展“紅色筑暖365 供熱服務暖民心”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抓實“供熱5來辦”閉環服務,常態化“訪民問暖”,打造供暖服務旗艦版。四是完成1183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成立專業運維團隊進行每日巡檢,智慧運維平臺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在線監管,指標異常設備自動預警,切實保障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成功打造了“因地制宜、分類治理,建管并重、長效運行”的北方農污治理 “濟寧模式”。
黨建攻堅“項目建設鏈”。一是所有重點項目“開工之前、黨建先行”,組建工作專班的同時,設立項目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目前,公司承擔的投資過百億的重大項目3個,超10億項目7個。其中,濟曲快速路堅持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插在工地上,全力打造“紅色小釘”黨建品牌,上半年入選全市重點項目“領先標桿榜”,榮獲“濟寧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實現了年底主線通車;濟鄒高速作為由我市自主實施的首條高速公路項目,用黨建體系化引領項目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工作獲得全省通報表揚;共青團路北延項目,全體參戰黨員勇于擔當、沖鋒在前,將不可能變可能,提前30天實現項目全線通車。二是充分發揮公司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核心作用,全面對接制造強市、都市區建設等“九大戰略”,在招商引資工作中,黨委書記以上率下,班子成員每人包保一個重大項目,成功推動寧德時代、中國電子、廈門金龍、法國蘇伊士等產業項目落地,助推全市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實現歷史性突破。
黨建推動“技術創新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踐行綠色生態發展使命,開展“黨建融合在項目上、黨旗飄揚在工地上”系列活動,確保“項目一線有組織、攻堅一線有黨員”,為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高質量建設引航定向。督導成立“技術攻堅先鋒崗”7個、“黨員技術創新崗”3個,通過現場教學、實踐操作、模擬場景等靈活的技術傳授方式,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技能比武、業務培訓等活動,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氛圍,公司涉及的12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作圓滿完成,出水標準由目前的一級A標準提升到地表水準Ⅳ類排放限值要求。在有效改善濟寧水環境質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和再生水使用效率的同時,不斷改善水環境,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發展,為“生態公用”建設和濟寧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通訊員 許玉梅 趙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