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建東電二公司改進工作作風 推動精細化管理(華能集團改進工作作風30條)
近年來,中國能建東電二公司(以下簡稱“東電二公司”)著力轉型,向管理要效益,在積極改進工作作風,推動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如何強化激勵約束,激發創效新活力,讓項目的各項工作運作高效,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和有規必依?東電二公司扣緊“責任紐扣”,曬出“責任清單”模式,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推動精細化管理,有效提升隊伍執行力和戰斗力。
完善體系建設,確保清單“放得下”
無論采用哪種方法,要體現它的作用效果和執行力,均需要一套完整而嚴謹的管理制度支持,也需要一套公平透明的檢查督辦考核機制來支撐。
“職責交叉、權責脫節、推諉塞責……這一類問題理不清,就會成為工作開展的桎梏,我們要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思廣益,把更多的時間投向年度重點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向工作落實,要造權責明確、分工清晰的工作環境。”在東源科技項目班子會上項目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再次強調。
東電二公司各項目部均成立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考核領導小組,把清單式管理融入項目部黨建日常管理之中,通過加強部門聯動,強化整改落實,形成長效機制,不斷完善管理體系,確保不同部門、不同施工區域職責分明、各司其職、高效有序的開展各項工作。
為加強對項目部主要清單——“會議清單”的管理,各個項目部專門下文對會議制度進行規范,要求對圍繞項目生產運營規劃和效益目標、項目運作有重大影響會議定期召開,做到“一會一單”。
強化執行力度,確保清單“落得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要構建任務分解、檢查監督、考核評議、責任追究的長效機制,執行力是關鍵。各個項目部從執行的關鍵環節和難點領域入手,明確詳細的程序步驟,著力破解執行“縮水”等現象。
“這份單子的‘硬杠杠’中,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的任務和職責,把責任的‘板子’打在每個人身上,既是壓力更是動力。”
各項目、工程公司依據“量體裁衣、私人定制”的原則,列出責任清單,對標工作要求,細化具體責任,明確完成時限,回答了“誰來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樣”的問題,真正將履職責任管在日常、落到細處。讓大家樹立一種意識并隨時提醒自己:工作推進得怎么樣?工作開展是否順利?在計劃時間內差距有多大?哪些問題得到了解決?哪些問題會影響到下步工作?
加強督導考核,確保清單“用得好”
考核是指揮棒,問責是警示燈。為深化責任清單落實情況進行全面考核,防止清單流于形式,東電二公司下發了一系列關于加強項目部管理的通知,進一步細化和規范了項目部內部管理各項管控措施,切實提高了全體職工的工作責任心和緊迫感。
“大石橋寶能風電項目標準化布置圖紙需在今天完成,落實得咋樣了”
“效果圖已出,現場正在做細節調整”
“這是在今明兩天需要開展的工作,請相關部門抓緊并及時回復完成情況。”
“這項工作我們已經完成了,記得幫我們銷號”
每天一早,各項目部的工作群就忙碌起來。紀檢督查人員對照問題清單,主動督促各部門、工區逐步解決存在的問題,并將責任清單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逐人逐項通報,在項目部工作群范圍內進行公開“晾曬”,做到實時“掛賬、銷號”。
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強化考核、問責機制。在考核上,做到考核指標科學化、考核方法合理化、考核結果實效化;制定日常督促、檢查考核、責任追究等配套措施,建立長效的監督機制,避免形式主義。在問責上,綜合運用從重追究、補救從輕等手段,對不履責的員工嚴肅追究責任,對相關部門分主次給予考核,推進全員更好地踐責于行。
自從執行“清單式”管理以來,項目部全體員工從接受任務開始,按照各塊工作的分工,明確了各自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范圍、工作完成時限、應需要的協調配合,同時也感受到若未能完成個人工作,將會給部門帶來負面影響,自覺感受到工作壓力和責任,營造出一種工作積極主動、分內工作不推諉,溝通交流及時,請示報告到位的良好工作局面,小清單帶來大效果。
通過實施清單式管理,倒逼工作推進落實,對工作重點任務進行項目化分解,明確具體措施、責任部門和推進時限,定期督查督辦,實行銷號管理。責任清單既是壓力更是動力,通過建立環環相扣的明責、 履責、述責、問責的責任機制,強化責任擔當,推動工作落實,層層壓緊、上下貫通,責任清單已經成為推動工作的利器。
從提升傳統產業到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的轉型之路上,離不開創新管理的有力支撐。東電二公司將堅持以創新管理為抓手,通過實施新管理模式、機制、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將高質量發展的藍圖早日變成現實。(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