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紅云”促扶貧 持續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黨建促進扶貧)
在以大數據為引領加快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的征程中,貴陽市以大數據為引領,搭建從“云”到“端”的智能化平臺——“黨建紅云”,實施“網上輔導”“云上指導”“數據督導”“組織引導”,持續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駐村工作”模塊是“黨建紅云”手機APP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抓實駐村工作的管理平臺。模塊下設六個欄目,分別是“駐村記實”“駐村動態”“考勤管理”“駐村輔導”“互動分享”“政策文件”。通過“黨建紅云”信息管理平臺,數千名駐村干部可以上傳工作記實,實時查詢、了解相關政策法規,網上咨詢和指導解決駐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實現動態管理、適時服務,使駐村工作“記在心上、抓在手上、放在‘云’上”,助力貴陽“高一格”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
既是“日記本”又是“服務器”
“駐村記實”和“互動分享”欄目是駐村干部們“追捧”的熱點。每天都有數百名駐村干部把自己的工作情況通過手機圖文并茂地傳送到“云端”。
“6月22日晚的一場大暴雨,使高山村低洼地帶的50多戶村民生產生活受到影響,村支兩委、駐村工作組連夜查看災情,組織搶險救災。”駐村干部忙了一夜,第二天趁著吃飯的空閑時間上傳了這樣一條簡短信息。
胡緒貴是烏當區下派的一名駐村干部,到村之后想盡辦法帶動群眾創業致富。6月20日,他在駐村記實里寫道:“谷溪村召開由村支兩委、駐村工作組、黨員、村代表參加的會議,就是否圍繞谷溪河、谷溪文化打造美麗田園風光,建設‘周末花園’,帶動全村經濟發展進行討論和表決。”
……
類似這樣的駐村記實和互動每天都有幾百條,目前系統總共記錄了五萬多條記實、六百多條互動消息,實時掌握駐村干部工作信息動態,為監督檢查考核評價績效提供依據和遵循,并成為黨和基層群眾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紐帶。同時,市委組織出臺《關于運用“黨建紅云”駐村APP加強駐村工作考核管理的通知》,規定將上傳駐村記實的天數作為核發駐村補助的依據,保障了駐村干部的待遇。
既是“指揮棒”又是“考核表”
“工作動態”和“考勤管理”欄目分別加強了對各區(市、縣)、各幫扶單位、各駐村干部的督促。打開“工作動態”欄目,滿屏都是各地各單位的工作簡報:《建組織、拉隊伍,“三個帶領”聚民心——花溪區青巖鎮龍井村同步小康工作小記》《銜枝返鄉話發展,凝聚鄉情助脫貧——清鎮市組建“鄉親志愿服務團”探索黨建扶貧新模式》《齊力共筑小魚塘,同步小康新希望——貴陽市委黨校同步小康駐村簡報2017年第11期》。各區(市、縣)黨委組織部安排專人每周至少上報一條工作動態,市直派出單位通過分管領導的黨員ID號登錄“黨建紅云”駐村APP,及時上傳工作動態,形成了趕學比超的良好氛圍。
針對當前駐村干部工作實際,“黨建紅云”還設置了考勤管理功能,實現駐村干部請假外出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目前系統共記錄392條請假信息,按照省委組織部《貴州省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管理辦法(暫行)》的規定,分別由鄉、縣、市按層級進行審批,有142條請假申請因不符合規定而被否決。
既是“圖書館”又是“輔導班”
“政策文件”和“駐村輔導”欄目是廣大駐村干部的圖書館和輔導班。一方面在“云端”收錄了《關于開展創新型黨組織創建的意見》《貴州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程》《貴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轉條例》等各行業涉農政策文件,便于工作人員準確了解掌握政策,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推動基層宣講工作,讓黨的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市、縣兩級有關單位選任政治素質過硬、政策法規精通、業務能力較強、涉農工作緊密的處(科)室負責人擔任駐村輔導師,駐村干部通過手機APP向輔導師提問,輔導師及時進行答復。目前駐村輔導板塊共收到276個提問,大部分為農村生產生活的具體問題,如“梨樹梨銹病怎么治”“請問種植花卉苗木,有沒有什么優惠政策”等。輔導師同樣通過手機APP及時答復了270條,如“梨銹病的防治方法:(1)清除梨樹周圍梨銹病轉主寄主——柏樹。(2)在梨樹萌芽期至展葉后25天內使用三唑酮化學藥劑進行噴霧防治。”這些解答快速、精準、有效地幫助駐村干部解決了實際問題,為村民帶來了技術、信息、項目,有力地推動了駐村和扶貧工作。
本報記者 衣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