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經信委形成全盟《煤礦安全生產調研報告》(阿拉善盟煤礦環境治理)
記者從盟經信委日前形成的《煤礦安全生產調研報告》(以下簡稱《調研報告》)了解到,近年來,全盟煤礦安全生產水平不斷提升,連續11年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調研報告》統計分析了全盟近17年來發生的煤礦事故類型和原因,指出,各級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有效監管,以及煤礦單井產能和機械化開采水平的顯著提升,是安全形勢持續好轉的主要原因。目前,煤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生產現場管理水平不高和礦井隱蔽致災因素未查明、開采深度和災害程度不斷加大、煤炭監管力量不足及市場起伏引發的安全投入信心不足等因素影響和制約安全生產的問題依然突出,發生事故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針對存在問題,《調研報告》指出,在煤礦生產建設過程中,要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把安全工作著力點放在現場、區隊和班組;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既要下力氣解決當前影響安全的突出問題,又要研究影響煤礦安全的深層次問題,著力推動政策治本;堅持當前和長遠統一,既要抓好當前的薄弱環節,治理整改安全隱患,也要抓好安全生產“五要素”,建立長效機制。
對于煤炭監管部門,《調研報告》指出,要嚴格監督煤礦企業落實好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大力加強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突出抓好“雙突”礦井的安全監管,深入開展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排查治理,嚴格停產(工)煤礦安全監管;切實提高現場安全管理水平,著力加強部門監管隊伍建設,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