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著力推動黨建制度改革(黨建制度改革深入推進)
央廣網莆田12月23日消息(記者萬存靈)福建省莆田市黨建制度改革地圖日前出爐,莆田市將圍繞打造“黨建 ”社區鄰里中心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服務效能,發展新時代職業教育有效增強城市核心競爭能力,堅持雙向發力雙管齊下推動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著力破解基層事業干部晉升難題,大力推進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五個方面推動黨建制度改革。
據悉,莆田市將全面推進“黨建 ”社區鄰里中心建設,采取“1 6 X”的模式,突出以黨建引領為主線,完善社區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食有所安、居有所樂、事有所辦等6項服務功能,拓展其他X項便民服務功能,按照“辦公場所趨零化、社會服務最大化”的要求,全面打造開放、集約、共享的社區鄰里“一刻鐘”服務圈,實現社會治理服務和居民幸福指數的同步提升。目標:2020年試點建設17個社區、2021年70%以上社區建成、2022年基本實現中心城區全覆蓋。
其次,莆田市按照城市“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的思路,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擺在“強產業、興城市”的大格局中謀劃,打通職業教育、就業創業、人才資源等“三大關卡”,破解人口紅利難、人力資源難、人才引進難等“三難”問題,提升職業教育的市場適應性、社會吸引力和經濟貢獻率,培養集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構筑創新創業創造高地,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奠定堅實基礎。目標:力爭在5年內達到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辦學,“十四五”期間規劃新建9所高校,其中高職院校4所,確保到2025年,全市中職學位6萬個、高職學位5萬個。
此外,莆田市緊緊圍繞“突出開放招商、強化項目帶動”,結合全市產業發展布局和人才需求實際,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既抓高端人才引進使用又抓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培育集聚,大力推動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目前,莆田市擁有現有人才4579人,其中,省級以上人才1207人,市級人才3372人。成立駐京、駐滬、駐粵人才工作站,在榕、在穗醫學人才工作站,在京青年人才工作站。與清華、北大等40多家知名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累計發放省、市人才專項經費1.4億元;組織全市第五批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評選和第四批壺蘭英才遴選活動,200余名申報人選參與評審。
同時,莆田市重點采取放寬調任條件、職數傾斜、定期科學擇優選拔等方式,多渠道暢通事業干部成長路徑,先后分2批次統籌安排94個鄉科級領導職務,通過“三推三測三察”,選拔出一批優秀事業干部充實基層領導班子,干部反響良好,有效破解了基層事業干部晉升“天花板”難題,進一步釋放基層事業干部隊伍活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莆田市“突出開放招商、強化項目帶動”,大力推動全市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推進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及其產業轉型升級,建立更加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更加靈活實用的開發運營機制、更加激勵競爭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更加系統集成的政策支持體系,努力將園區打造為改革試驗區、開放先行區、創新引領區、合作示范區,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目標:到2022年,力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5000億元,開發區規模工業總產值超過4000億元,全市開發區產業集聚度達80%以上,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互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