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應急管理局積極探索“黨建+”模式打造應急先鋒(黨建引領應急管理)
原標題:
扎根紅土 敢打硬戰
吉安市應急管理局積極探索“黨建 ”模式打造應急先鋒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自2019年以來,吉安市應急管理系統圍繞聚焦“防風險、遏事故、減災害、強應急、保民生、促發展”的六大目標,精準發力,亮點頻出。
三年來,吉安市應急管理局有力應對了2019年全流域洪水和2020年中北部極端降雨等31次災害過程,爭取救災救助資金4.08億元,轉移安置受災群眾18.58萬人次。2020年全省防災減災救援工作現場會在吉安召開,會議組織現場觀摩了永新縣高橋樓鎮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和吉州區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堅持黨建引領激發隊伍活力
這一支來自革命老區的應急隊伍,骨子里就透著井岡山精神的紅色底蘊。2019年以來,吉安應急管理系統從強化理論武裝到激勵干部擔當,從夯實基層基礎到狠抓工作落實,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黨建引領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從“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落實”到“應急先鋒選樹學對象”等系列活動的開展,營造了人人學、天天學的良好學習氛圍。深入挖掘了奮戰在應急管理一線的先進典型,并把先進典型的個體優勢轉化為團隊優勢,推動和引領應急管理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通過“黨建 安全生產”“黨建 應急救援”“黨建 防災減災”“黨建 吉事即辦”“黨建 社區幫扶”等模式,吉安應急管理系統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特別是深入推廣“尊崇工作法”,創新開展交叉執法、錯時執法,推出窗口辦證免費郵寄等服務,得到群眾廣泛好評。
據悉,2019年,吉安市應急管理局黨委班子獲評“‘五好’縣級班子”稱號、吉安市應急管理局榮獲全市政府系統“五型”政府建設先進集體。2020年,吉安市應急管理局榮獲“江西省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示范單位”稱號。2021年,吉安市應急管理局榮獲“全省政府系統‘五型’政府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完善體制機制提升應急能力
應急工作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才能團結各方力量、協同作戰,更好地激發制度優勢。
三年以來,吉安市應急管理局以制度建設為抓手,研究制定了20余個意見、細則、手冊等文件,《關于進一步完善森林防滅火工作職責分工和協同工作機制的意見》《吉安市防汛抗旱、地質災害應對工作職責分工和協同工作機制的實施細則》《吉安市安全生產紀法手冊》等相繼出臺,以制度的形式厘清市直各部門之間的職責邊界,細化任務分工,建立權責明晰的工作機制,加快形成工作合力。
在制度建立過程中,吉安市應急管理局把體系架構建設放在首位,主動配齊鄉鎮、園區基層應急人員,實現專人專崗,提高應急能力。目前,全市224個鄉鎮(街道)都已組建應急辦,每個應急辦平均配備了3名監管干部。
在工業園區安監力量配備方面,全市13個園區全部成立了安監站,每個園區安監站平均配備了5名監管人員。其中,井岡山經開區應急管理局升格為副處級單位,人員編制增加至12個。
應急管理工作大多數都需要與時間賽跑,為實現應急管理數據共享,達到精準研判、快速處置。為此,吉安市建設了1個市本級和5個縣級應急指揮中心,形成了應急管理調度指揮“一張網”“一張圖”。
探索推行高危行業企業網格化管理制度。吉安市應急管理局對轄區403家礦山、危化生產、危貨運輸、客運企業和金屬熔融等高危行業企業,實行縣領導、縣直部門、鄉鎮(園區)和企業“四位一體”的網格化管理;推動1288家企業完成安全標準化創建;推動高危行業開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管控”的設備升級。多次組織高危行業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職責專項檢查和談心談話活動,編印《專項檢查手冊》600余份、《談心談話手冊》1500余份,覆蓋了294家高危行業企業和28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開展專項整治排隱患除風險
近年來,吉安市應急管理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積極推進安全評價機構專項整治工作,有效提升了全市安全生產治理水平。為推進安全評價機構專項整治工作,吉安市應急管理局積極開展安全服務機構專項檢查工作,目前,已立案查處的96個項目,已按照“查處一起、整改一起”的要求全部完成整改。此舉讓轄區高危行業企業提高了對安全評價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而積極配合監管部門將對安全評價報告提出的問題整改落實到位。在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服務工作、對安全評價報告質量審核等方面,相關企業從不關注、不重視,逐步向主動獲取中介機構資質信息、邀請專家審核安全評價報告等方面轉變。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吉安市應急管理局緊扣重點時期,對企業安全生產提出了“五項摸排調查、五個一次措施、五項分類指導”的要求;緊抓重要節假日和敏感時期安全監管,加強重點行業領域綜合監管。自行動開展以來,市安委辦共組織了9輪市政府綜合督查,向攻堅不力的相關部門和企業發送22張提示卡、10張告知單、20張督辦函。據了解,三年來,吉安市應急管理局組織開展園區企業“安全日”、推動高危行業企業完成安全標準化創建等系列活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落實見效,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54.6%和48.5%;較大事故下降12.5%;有效杜絕了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全面深化改革鍛造過硬隊伍
為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隊伍戰斗力,三年來,吉安市應急管理局舉辦了“大練兵大比武”、安全生產模擬現場執法比武、全市防汛地震地質災害綜合演練等一系列比賽,15支專業森林消防隊伍作為應急救援主力軍和急先鋒,嚴格按照準軍事化管理,重大活動、高火險天氣期間保持全員在崗在位,靠前駐防,每年出動防滅火宣傳巡查人員上萬人次。
2021年,吉安市應急管理局根據各地防汛特點,以全域大洪水為背景,利用“桌面 實兵”形式開展近年規模最大、科目最全的全市防汛地震地質災害綜合演練,完成包含水庫調度、尾礦庫搶險、桶裝危險化學品打撈、地震應急救援等15項演練任務。
此外,吉安市應急管理局還加強了全市企業應急預案管理,開展應急預案宣傳教育和培訓演練,強化應急預案備案管理和監督檢查。2019年至今,市本級備案危化企業374家、非煤礦山48家、煙花爆竹9家、工貿51家,共計482家;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各類應急演練1560場次,縣級以上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應急演練91場次,骨干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組織應急演練139場次。
為進一步提升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進度與質量,吉安市應急管理局創新“雨量精準調度法”,針對雨季可能引發洪澇災害,應急管理部門充分運用“吉安水文”實時預警功能,根據雨情調度災情,對1小時雨量達30毫米和12小時雨量達75毫米的兩類區域進行實時調度,鄉村級必須現場核查,縣級必須調度,市級必須抽查,做到了由“面”到“點”,精準度和時效性明顯提升,這一創新舉措在安福“6·8”洪澇災害應對過程中得到有效檢驗,為轉移安置、應急救援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揮示范引領,廣泛開展“八個十”選樹活動。堅持深入推進“八個十”系列活動(即舉辦十場學習講座、開展十大課題調研和提升十項重點工作、選樹十佳示范企業、評選十大宣傳和事故警示案例、評選十大應急預案、舉辦十場演練比武、謀劃十大配套工程、評選十大執法標兵和十佳應急衛士),充分發揮好其引領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促進應急管理各項工作創新發展。
內容來源:新法制報(文/圖 鄧志慶 記者胡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