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聚合力 書記來領航 激活基層黨建“紅細胞”的長沙縣實踐(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
紅網時刻通訊員 段小林 長沙報道
11月12日,風和日麗,長沙縣春華鎮萬畝糧食示范片,藍天襯托云朵潔凈無瑕,走在干凈整潔的柏油路上,一邊是綠樹環繞的一棟棟新民宅,一邊是成片綠油油的菜地及稻田,“詩和遠方”在此交融際會,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付旭明見此會心一笑,這是他當日“連軸轉”的8個 “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項目之一。
當日,付旭明與長沙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永高分別帶隊,四大家班子成員、鄉鎮街道、部門負責人深入走訪了該縣15個村(社區),一場“自上而下”的創新改革,正在這里全面延展開來。
作為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和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第5位的“三湘第一縣”,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湖南省委“三高四新”戰略、長沙市委“黨建聚合力”行動,激活基層黨建“紅細胞”,長沙縣圍繞解決基層黨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根據“小切口、寓新意、見實效”的要求,由鄉鎮街道、縣直單位黨組織“一把手”親自掛帥,34個“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創新項目實施得如火如荼。行動開展至今,長沙縣各基層黨已經形成了“書記抓、抓書記”的濃厚黨建氛圍,不斷通過“建機制、抓落實”明確責任清單,開展“項目化、競爭化”增強思維碰撞、提升黨建工作活力,同時結合工作實際,從“小切口”項目入手,以新思路、新舉措、新方法破解工作難題,各項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實效。
“一線指揮”扛責 三級書記一起抓黨建
長沙縣自上而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如何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與幾年前相比,如今的長沙縣完全是另一番景致。
走訪長沙縣的北山、安沙、果園、春華、路口、青山鋪、金井、開慧等鄉鎮,干凈寬敞的馬路邊都有垃圾分類回收裝置,民宅前后或綠樹綠草成蔭或菜園成片,美麗屋場、群眾活動室、產品展銷廳、黨建圖書屋、會客廳、健身設施一應俱全,各類法治和鄉風文明文化墻、黨務政務公示欄、道路指示牌林立,一棟棟或風格時尚或寬敞明亮的兩層洋樓民房,隨處可見,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
這些變化,與一場旨在激活基層黨組織的“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密切相關。此項行動,旨在以黨建聚合力激活基層黨組織及“一把手”活力,真正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率先打造三個高地、建設現代化示范區”凝聚各方力量。
今年以來,長沙縣委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付旭明多次認真研究部署市委“黨建聚合力”行動,并提出以“書記領航行動”為主抓手。不同以往,此次書記領航行動采取項目化、競爭式的方式,重點圍繞中央和省委部署的年度基層黨建重點任務,長沙縣各級黨組、黨(工)委書記深入基層一線調研,結合各自單位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從小切口、富新意、有實效等方面,擬定黨建聚合力創新項目,上報縣委組織部,經審核通過后實施?!耙话咽帧睋蝿撔马椖康牡谝回熑稳?,書記親自抓,勤調度、勤調研、勤推動,不當“甩手掌柜”,事后縣委組織三輪評審,將實踐成效作為檢驗項目優質與否的主要標尺,項目是否“舉措實在”“解難實時”“成果實用”,對項目進行效果評估,杜絕弄虛作假和面子工程。通過實施創新項目強化黨組織統籌總攬的能力,推動組織體系有效運轉,凝聚發展合力。對于最終項目通過評審,成績名列前茅者,全縣通報表揚,并在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基礎分加分的激勵,而對于弄虛作假、鋪張浪費的項目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此行動一經推出,大大激活了“一把手”和基層黨組織創新氛圍,優秀項目層出不窮,而縣委組織部建立“周調度、雙周通報、月觀摩”的調度機制,及時發掘特色亮點、了解問題困難、督促深入推進,通過觀摩會、項目時間表線路圖、周計劃周小結讓項目推進更加有序,項目已成效初顯。
“書記領航”聚力 激發鄉村產業“活細胞”
“田頭超市”更在民眾“心頭”。
在長沙縣春華鎮,萬畝糧食示范片,一眼望不到頭?!疤镱^超市 共享菜園”青磚矮墻上的幾個大字格外吸引眼球,其身后就一塊塊整齊劃一的小菜園,旁邊豎立著二維碼標識。這里的村民在政府引導下,除了日常耕種外,還參與了發展農業觀光旅游。一到周末,不少市民就涌入“共享菜園”,挑選喜愛的新鮮蔬菜,掃碼即可帶走,有的還直接租下一塊菜地,周末全家人過來嘗試“農耕生活”。對于時間緊缺的市民游客,還可通過手機查看自家蔬菜生長情況,待成熟后自己來采摘或通過配送送菜上門。作為“三湘糧倉”的長沙縣,其農業重鎮春華鎮,依托產業優勢,發展起鄉間旅游。這是春華鎮在開展深化基層網格微治理“三五”模式,推進黨政群共商共治的“書記領航”項目所產生的效果之一。
“我們將已有的濕地公園、筒車公園、漁夫廣場以及即將建成的婚慶公園、露營基地、盛家老屋民俗館、特色民宿、網紅餐飲打卡點會聯點成片,以后游客會更多,更多年輕人會留下創業,不用出去了……”長沙縣江背鎮金洲村一年輕村民自豪地說道。江背鎮參與的“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項目,就是以金洲村羅家洲片區為主體,探索建立村落景區一體化運營的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主要措施是通過一次性規劃分步實施的方式,整合各方資金政策項目,將觀光點聯點成片,并引入專門的旅游公司進行運營和策劃,探索建立村集體、公司、農戶的合理收益分配機制,帶動村民致富創收和集體經濟增收。目前已吸引不少周邊市民來此周末“打卡”,直接帶動了當地交通運輸、餐飲、食宿以及農產品等方面的收入提升。
“我們這里要建一個中南地區最大的天文臺,到時網紅打卡點、民宿建好,就可以帶動夜經濟發展了?!遍L沙縣金井鎮的一名講解員介紹。茶林層巒疊嶂,茶香四溢,“百里茶廊”讓人神清氣爽。近年來,金井鎮強化流動黨員管理,選定轄區內20余個黨組織,探索流動黨員教育服務管理新方式,通過“建機制、強教育、真服務、搭平臺”等措施,激活基層黨組織“紅細胞”,以黨建聚合力激活鄉村產業振興。目前,金井鎮依托茶產業,每年茶葉產值達16億元,同時帶動周邊6萬余農戶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每年近百萬的游客將是當地“夜經濟”發展的“助推軍”。
“內培外引”人才 鑄就鄉村振興“生力軍”
“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已深入長沙縣各個基層。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于基層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不少基層黨組織書記、關鍵崗位干部在工作中,陷入知識不夠、能力不足的“本領恐慌”。繼續強化教育培訓和引進優秀人才,是提升整個人才隊伍能力和確?;鶎咏M織先進性的關鍵所在。“頭雁”工程搭建“三臺”,強干部隊伍建設,促為民服務實效,這是長沙縣湘龍街道的“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創新項目,已頗有成效。該項目按照“學用結合、以學促行”的思路,以培育一批“講政治、敢擔當、善作為、有故事”的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為重點,結合“黨建 ‘五零’”五星級社區建設,因地制宜實施“頭雁”工程,設置開展了“頭雁訓練營”“頭雁精品課堂”“頭雁講堂”“頭雁充電站”等一系列干部培育活動?!巴ㄟ^培訓,我深感為民辦事的情懷更濃了,為民擔當的意愿更強了。”湘龍街道湘瑞社區書記張偉自豪地說,發現問題的能力在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提高。2018年上任的湘龍街道湘貿社區書記梁艷林稱自己是“頭雁”平臺最大的受益者,幾期的培訓下來,梁艷林從最開始的不敢表達、不善于表達到積極主動“攬事”,切實解決社區居民難題。今年以來,湘龍街道累計開展頭雁講堂6次,開展“頭雁”集中訓練營2期,街道18個社區的190余名社區工作人員參加學習培訓,不斷的“蓄能充電”,為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匯聚力量。
“黨建工作,關鍵是人,隊伍整體素質提高了,很多工作就好開展了。”長沙縣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周創如是說。為貫徹落實“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長沙縣應急管理局構建“443”模式,即劃分四個片區、組件四支隊伍、構建“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以黨員干部帶頭,深入企業開展“十個一”活動。為了給隊伍“加油充電”,他們還專門開辦了“星安課堂”為干部職工和各鄉鎮街道應急管理辦相關負責人進行培訓,從政治素養、依法行政、救災救援、安全監管等方面開設課程,不斷提升隊伍能力、鍛造一支真正的“應急鐵軍”。
“廳官朱有志來當了村官,銀行行長繆曼聰當了組長、市民劉干武當了農民……”開慧鎮流傳著三個經典的人才引進故事,成為了村民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如果前兩者走的是人才“內培”道路話,那開慧鎮的人才“外引”特色明顯。其探索實施“六慧”人才計劃項目,便是當地“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項目的核心。該項目構建了人才陣地110N模式(即1個鎮級人才中心、10個村級人才陣地、N個“六慧”人才企事業實踐基地),搭建聯建共享的培訓交流平臺,不斷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專業設置、充實師資隊伍、孵化創新創業成果,培養一批鄉村治理能人、農村致富帶頭人和新型職業農民。通過人才鏈接,推動開慧村與錫福村“紅綠”抱團發展,開發紅色研學游和綠色生態游結合項目,推動全域旅游發展。開慧鎮努力做好各方人才的引、育、用、留,全力驅動人才引擎賦能產業發展、帶領群眾致富,建強鄉村人才“生力軍”,將基層黨建與鄉村人才工作深度融合。目前當地已分類構建鄉村人才資源庫,入庫本土人才253名、在外人才58人。利用國慶、中秋等節假日,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為在外人才參與家鄉發展搭建合作交流平臺。
“用腳丈量” 基層 治理治出“一片天”
長沙縣“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項目紛紛“播下種” 靜待花開時。
11月15日下午2點,黃興會展經濟區的晟象物流園,貨車司機黃師傅將車停穩后,“熟門熟路”地往園區司機驛站走去:“從濟南發車過來,車上沒辦法休息好,到這里調整一下?!弊鳛楣坟浳镞\輸的主力軍,貨車司機們長年累月在外奔波,喝上熱水、吃口熱飯、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覺成為他們最迫切的需求。在此次“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中,黃興會展經濟區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在晟象物流園區打造貨車司機紅色之家,針對貨車司機深入開展需求調查,建設“小紅象”驛站,設置“紅色庫房”、貨車“暖心停泊點”、司機“能量補給站”,為其提供免費休憩室、飲用水等服務,讓他們真切感受黨的關懷和家的溫暖。
“累了,這里是歇息站;閑了,這里是充電站;煩了,這里是解憂站;空了,這里是志愿站。”長沙縣星沙街道涼塘路社區的“三棵樹·涼塘客廳”驛站自運行以來,不少市民成為這里的???。而該驛站的設立正是實施“345工程”打造黨建引領智慧賦能的基層網格化治理平臺的縮影,此“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項目深受當地民眾歡迎。
據星沙街道黨工委書記石爭介紹,涼塘客廳原址本事一處廢棄的三角地帶,垃圾遍地。正是經過轄區網格員搜集居民意見反饋,再經由社區提質改造重建后,如今才成了集黨員教育、文明宣講、志愿服務、居民議事、文化閱讀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空間。
2021年,長沙縣星沙街道以黨建 網格微治理入手,通過下沉服務、做實網格,把黨建工作觸角延伸到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著力打造“五治”協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成立了小區(網格)黨支部67個,3000余名黨員在網格開展小區環境治理、戴帽勸導、治安巡防、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群眾“點單”,網格員“下單”,社區“買單”的事情在星沙街道越來越多,像松雅社區充分利用“網格”機制,妥善解決了恒大翡翠華庭人車不分流的問題及東六路與松雅正街交叉口綠化帶斑馬線安全隱患問題等。一年來,全街道網格員累計采集基礎數據108512條,網格上報事件128327條,處置事項125634條,總體處置率98%。
相比于星沙街道,?梨街道黨工委更是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按照“支部建在網格上”的要求,每個網格對應建立黨支部,按一個網格黨支部配備1名黨建指導員(即街道機關干部)、1名網格巡查員(即文明城市勸導員)、n名網格信息員(即“三長”干部)的“1 1 N”網格黨支部建設模式,形成“1個街道黨工委主導、9個村(社區)黨總支管理、59個網格黨支部推進”社會治理三級組織鏈條,推動基層黨建融入社會治理各領域和全過程。
“12個村(社區)搭建起檢測點、檢測臺,發動全鎮內1000余名黨員志愿者,在不到10個小時的時間里完成核酸數據采集92720份。這要是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但是自從我們開展‘黨建聚合力書記領航行動’以來,狠抓黨員建設,激發黨員積極性,能達到這種速度就并不奇怪了。”黃興鎮黨委書記張韌表示。
今年以來,黃興鎮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充分運用“正向激勵、反向警示,加分為主、扣分為輔”的“三務”分類積分管理辦法,以全員參與、統一標準、量化考核為基本原則,以履行義務分“立足”、完成任務分“推進”、奉獻服務分“賦能”,激發基層黨建活力。
“這里的環境比以前好多了,小區地面積水問題解決了,老人們也有了休閑娛樂的地方?!苯?,長沙縣泉塘街道街道尚都花園城小區一位居民對小區支部的工作贊不絕口。小區有變化,居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今年以來,泉塘街道創新性地提出打通基層治理“最后100米”,將“支部建在小區上”,服務沉到家門口。“我們以小區為基本治理單元,統籌小區內各方力量,抓牢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探索‘微治理’模式?!比两值傈h工委委員陳雅婷介紹,三方協同機制建立后,有效解決了小區內不少熱點、難點問題,做到了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矛盾就地解決,百姓幸福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