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貝之聲|羅湖區委黨校與羅芳社區簽署“機關+基層”黨建共建協議
來源:讀特
4月29日,羅湖區委黨校機關黨委與羅芳社區黨委開展“機關 基層”黨建共建活動,旨在進一步探索“機關+基層”黨建共建融合新模式,充分發揮雙方在黨建共建方面凝聚人心、合力共贏的作用,實現機關黨組織與基層黨組織的工作互動、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形成互通互利、互幫互助的互補型、創新化、平臺式共建格局。
上午,羅湖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方海波帶領黨校機關黨員干部一行5人參觀了羅芳社區黨群服務陣地,了解社區的基本情況,隨后與社區兩委委員開展聯席會議。方海波表示,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基層需要機關幫助解決什么樣的困難,機關如何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基層工作、服務基層,如何創新思路開展好黨建工作等,這些都是他們通過此次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想要解決的問題。開展結對共建,就是要通過黨組織之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建立黨組織間的互幫、互學、互助的有效機制,以“為民、安民、便民”為目的進一步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時,以結對共建活動為紐帶,還有助于促進機關部門與基層單位之間的工作聯動,推動不同單位之間的交流互動,深化結對共建單位之間的相互合作與進步。
隨后,羅芳社區黨委書記蘇敏君簡要介紹了社區基本情況并提出四個方面的共建計劃:問題共解。延芳路口軍事用地的三角地帶道路狹窄,過往車輛在早晚高峰期間容易造成擁堵,給居民出行帶來嚴重不便。希望區委黨校能與社區黨委協同解決;實事共做。嘉明樓周邊平時無人管理,造成大量垃圾堆積嚴重影響市容,希望下午組織兩個共建黨組織的黨員志愿者共同把垃圾清理干凈;黨課共上。結合今年的黨史學習教育,羅芳村與香港新界隔河相望,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快速發展,羅芳村從種糧、種菜,到“種房”、“種樓”,這翻天覆地的歷史變遷非常具有意義,希望聯系部隊與共建單位黨組織開展一次“邊防線上講黨課”;文明城市共建。創建文明城市現已是常態化階段,兩個共建黨組織可以開展2-3次志愿服務活動,倡導文明新風,幫助群眾解難事、辦好事,打造整潔有序、群眾滿意的社區生活環境。
會后,兩個共建黨組織簽署黨建共建協議。儀式上,共建黨組織本著“共筑組織基礎、共促隊伍建設、共解群眾急難、共辦實事好事、共謀雙方發展”的原則,就具體共建內容及雙方承當的義務達成共識,并在共建協議書上簽字蓋章。羅湖區委黨校機關黨委表示今后將積極主動參加社區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為基層群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
下午,羅湖區委黨校機關黨委與羅芳社區黨委立即開展了第一次共駐共建主題黨日活動,兩個共建黨組織分別組織黨員志愿者清理嘉明樓空地的垃圾。黨員志愿者們充分發揮“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作風,戴上手套、拿起掃帚,蹲下身、低下頭,認真清理垃圾。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共同努力,空地面貌煥然一新。
下一步,羅芳社區黨委將以此次“機關 基層”黨建共建協議簽定為契機,定期開展黨建共建送服務進社區活動,拓寬為民服務的渠道,不斷提升社區的服務功能,為居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務,扎實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并逐步完善與轄區內單位的共建共治,規范開展共駐共建工作,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轄區單位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共同構建和諧、美麗、文明社區。
編輯 姚靜霞 審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杜澎)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