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區戰“疫”模板:716個精細化“網格”(漯河市郾城區疫情)
漯河市郾城區:716個“網格”精細化戰“疫”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 仵樹大 通訊員 高曉軍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漯河市郾城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領會精神實質,牢記初心使命,強化黨建引領,在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網格兜底,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構筑了全覆蓋、無盲點、零死角的群眾生命健康“防護網”,形成了高效有序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機制,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探索了一條適合全區實際的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子。
實施網格覆蓋
本著“街巷定界、規模適度、無縫覆蓋、方便管理、動態調整”的原則,將全區146個行政村、38個社區優化劃分為716個網格,并將轄區內居民群眾、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學校、醫院、機關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等歸入相應網格,特別是一些“無物業管理、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城鄉結合部、小區、院落、樓棟等全部納入相應網格,實現了網格劃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無縫銜接、全域覆蓋”。
在疫情防控中,堅持將網格作為疫情防控的基礎單元,設置疫情防控卡點,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將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網格一線,覆蓋到所有戶、落實到所有人,著力避免出現疫情防控的“真空”“盲區”。
配強網格人員
按照“一長多員”的原則,建立網格長、網格管理員和網格監督員三支隊伍。每個網格配備網格長1人,主要由鎮(街道)包村(社區)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村(社區)兩委干部等兼任;每個網格配備網格管理3—5名,主要由網格內的黨小組長、村(居)民小組長、黨員骨干、退職干部、社區工作者、人民調解員、志愿者、樓棟長等人員擔任;每個網格配備網格監督員若干名,由網格內的“兩代表一委員”和熱心公益事業的老黨員、退職干部、教師、鄉土人才等擔任;網格還通過選聘群眾監督員(或民意代表),對網格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
為發揮網格管理人員作用,明確了其疫情防控、基礎信息采集、村(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公共服務代辦等職責任務,特別是在疫情防控中承擔的嚴格實施網格卡點防控、嚴密排查重點人員、嚴肅控制聚會聚集、嚴厲實施疑似人員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等職責任務,全區716名網格長、2081名網格管理員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密切協作、形成合力,不僅有效解決了疫情防控的痛點、堵點,也形成了高效有序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機制。
健全組織體系
推動黨支部或黨小組建在網格(小區)上,并向下延伸組織體系,設置村(居)民小組長、樓棟長、戶長等,層層扣緊組織鏈條;切實發揮鎮(街道)與駐區單位聯合黨(工)委、社區大黨委作用,加強與駐區單位的溝通協調、共幫共建,“雙報到”單位黨員、干部下沉到網格防控一線,參與網格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廣泛動員網格內退伍軍人黨員、離退休干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巾幗志愿者以及專業化物業管理公司人員等加入疫情防控,當好進村入戶排查員、疫情防控宣傳員、居家隔離服務員、網格卡點值班員,共同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全區先后成立鎮(街道)與駐區單位聯合黨(工)委3個、社區大黨委11個、網格(小區)黨支部107個、黨小組233個,設置黨員先鋒崗891個,共有181個“雙報到”黨組織、6122名“雙報到”黨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真正發揮了基層黨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推行“三知三清四必訪六掌握”工作方法
在網格內推行“三知三清四必訪六掌握”工作方法,“三知”即:知戶情、知格情、知民情;“三清”即:清楚轄區內重點人員、清楚轄區內困難家庭、清楚轄區內流動人口;“四必訪”即“黨員群眾生病住院必訪、黨員群眾家中遇到突發事件或特殊困難必訪、黨員群眾家庭糾紛必訪、黨員無故不參加組織生活必訪;“六掌握”即:掌握轄區內基礎信息、掌握轄區內較大事件、掌握轄區內從業就業、掌握轄區內矛盾糾紛、掌握轄區內問題隱患、掌握轄區內違法犯罪),結合疫情防控排查,對網格轄區居民、商戶、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開展全面系統的排查摸底,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基礎信息庫。
以龍塔街道55個網格為例,通過深入排查,不僅把返鄉人員的底數摸清了,還把流動人口的底數也摸清了,新增流動人口3萬多人,統一入冊,納入管理,為以后加強管理服務工作打下了基礎。
與此同時,郾城區在覆蓋“區、鎮(街道)、村(社區)、網格、黨員群眾”五級、信息互聯互通的“郾城紅云”黨建信息化管理平臺系統中增加了“網格化管理平臺事件辦理”板塊,各鎮(街道)、村(社區)和各網格在網格化服務管理中了解到的群眾訴求、發現的問題隱患等,都在紅云系統網格化管理平臺上建立電子檔案,并上傳記錄問題解決全過程,實現零距離服務群眾,共享網格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