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基層來了黨建指導員(湛江市黨建指導員)
湛江黨建指導員黃彩珊到田間走訪群眾。林華楓 攝
重大項目、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文明城市創建……近年來,湛江聚焦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大抓基層的導向,組建縣級黨建指導中心,選優配強257名專職黨建指導員,全覆蓋指導鎮街基層組織建設,在各項重大任務中派駐黨建指導員。
通過崗位練兵、跟班學習、結對培養、知識競賽等方式,湛江抓實跟蹤培育,健全黨建指導員隊伍管理考核制度,同時發揮“五老”人員作用,組建兼職黨建指導員隊伍,打造出一支零距離聯系服務基層黨組織、服務重大項目的專業化黨建隊伍。
南方日報記者 林露
通訊員 湛組軒
擔當理論政策“宣講員”
面對面“傳黨音、話鄉音”
連日來,湛江黨建指導員深入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村、校園等場所,深入宣講黨的政策理論、富民強村法律法規、紅色故事等內容,打通重要理論政策宣傳“最后一公里”,有效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
廉江市積極發揮黨建指導員在理論政策中“宣講員”的作用,成立廉江市黨建指導員宣講隊,開展“四個一”學習教育活動和“黨建指導員開講啦”活動,并結合黨建指導員包聯遍訪工作機制,創新了“圍農夜話”“農民夜?!薄疤镩g課堂”“邊界微宣講”等系列特色宣講項目,將“理論講解”變成“方言土話”。
遂溪縣成立了由31名優秀退休黨員干部組成的老干部黨建指導員隊伍,下沉鎮(街)村(社區)發揮“長者智慧”,指導軟弱渙散黨組織針對性整改,推動27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全部摘帽。依托老干部黨建指導員隊伍,該縣充實了老干部方言宣講團隊伍,緊扣不同時期的學習重點,用本土方言向群眾宣傳創新理論、解讀政策制度,講好黨史和鄉村振興故事,五年來開展宣講活動800多場次,受眾達8萬多人次,在干部群眾間搭起了一條“理論橋”。
擔當重點工作“組織員”
一對一“助發展、促振興”
隨著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廉江清潔能源等重點項目建設投產或加快推進,湛江著力強化黨建引領重點項目建設、鄉村產業發展,推動重大產業項目一線建立181個臨時黨組織,選派組織員作為黨建指導員“一對一”進行聯系督導服務,激活黨建引領“新引擎”,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功能。
坡頭區選派專職黨建指導員對重點項目建設進行全方位調查摸排,把黨支部建到項目點中、建在生產鏈上,探索優化重大項目聯合黨委管理模式,推動項目一線組建4支黨員突擊隊,設立15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和紅旗項目部,推行重大項目聯合黨委黨員“星級評定”,有效解決項目建設中溝通運行機制不暢、執行效率不高、任務落實緩慢等問題。目前該區重點項目動工建設60個,累計完成投資103.77億元。
湛江經開區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擇優選派25名黨員干部到企業擔任兼職黨建指導員,從“兩新”組織中物色培養10名優秀黨員職工擔任專職黨建指導員,實行結對幫扶、定點聯系指導,并在東海島產業園(擴園)、石化產業園區拓展區等項目建設一線打造“紅色黨建陣地”,協調聯動各個臨時黨支部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有效實現了黨的建設與項目建設同步推進。
此外,麻章區成立重大項目聯合黨委服務中心,指派黨建指導員定期對企業走訪調研,協助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梗阻”問題。黨建指導員在強化引領、服務生產、保障發展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以黨建引領保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工作落地落實。
擔當組織建設“督導員”
手把手“傳幫帶、促提升”
湛江對標對表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聚焦黨建工作規范提質、選優配強“頭雁”隊伍等目標,建立黨建指導員定期深入一線摸底檢查、走訪調研機制,推動黨建指導員落實村(社區)“兩委”干部人選聯審和日常談心談話工作,從退役軍人、返鄉大學生、農村致富能手中培養村(社區)后備干部432名,與222名軟弱渙散黨組織書記結成“傳幫帶”對子,手把手指導規范化建設,實現黨組織整軟治散、達標過硬。
霞山區黨建指導員針對基層黨組織發展黨員業務不熟、“三會一課”制度落實不到位、黨員組織關系接轉不規范等問題,制定發展黨員資料清單,堅持每月“一報三查”制度,建立黨員檔案管理臺賬,編發《致黨員的一封信》,使基礎黨務工作清晰詳細、簡明易懂。
雷州市發揮黨建指導員“身在基層、干在基層、熟悉基層”的優勢,建立重要事項應急處置、及時報告機制,明確第一時間報告的重大問題、突發事件范圍,使黨建指導員成為基層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一線哨兵”。村級換屆期間,黨建指導員及時上報處理村級換屆苗頭性問題21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問題18項,有效將問題化解在苗頭階段。
擔當民生實事“服務員”
心連心“化矛盾、解民憂”
湛江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契機,推動黨建指導員力量下沉、分區包片聯系服務,結合網格化管理、“雙報到”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有效機制,推動基層黨建、鄉村振興、創文創衛、疫情防控、平安建設等工作落地見效。
麻章區、坡頭區等地黨建指導員根據農村群眾白天務工、晚上歸家的特點,結合開展“平安夜訪”“亮燈行動”,指導村級黨組織將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機關掛點干部、法律顧問、村民代表、“五老和事團”等資源整合起來,利用夜晚錯峰了解社情民意,零距離聯系服務群眾,構建群眾家門口的“基層治理服務圈”,用暖心服務提升民生溫度。
廉江市、吳川市黨建指導員結合基層治理實際,積極探索“331”調解工作機制、黨建賦能“12345”工作法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創新設立“人居環境日”、基層治理積分制等黨員示范帶動新載體,村(社區)上交的各類矛盾糾紛同比下降30%以上。
徐聞縣構建“黨建 社會組織 社會治理”新模式,邀請責任心強、群眾基礎好、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干部、老教師、老法官、老黨員、老退伍軍人成立“五老調解工作室”,發揮人熟、地熟、事熟及工作經驗豐富等優勢為群眾化解矛盾糾紛,工作室成立以來受理各類矛盾糾紛587宗,調解達成協議581宗,成功率近99%,有效促進基層和諧穩定。
擔當聯建共建“協調員”
點對點“建紐帶、聚合力”
廉江市、吳川市與鄰省鄰市接壤,涉邊治安問題、矛盾糾紛多,邊界社會治理壓力較大。對此,兩地充分發揮黨建指導員作用,實施“邊界黨建提升”工程,以黨建引領邊界區域聯建共治,以組織力牽引提升邊界協同力、治理力、發展力。
在邊界黨建工作中,廉江市黨建指導員主動擔起兩地互訪的“聯絡員”,平時建立健全黨建聯建聯席會議制度,指導邊界鎮、村平時成立聯合黨委、臨時黨組織等,落實“黨建 網格化”、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等機制;急時快速啟動聯建、聯控、聯防、聯調、聯管、聯治等“六聯”工作模式,充分發揮“乘數效應”,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應急優勢,為基層治理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吳川市黨建指導員推動構建邊界黨建先鋒工程體系,聚焦搭建“組織聯建、黨員共育,治安聯防、問題共解,資源聯用、產業共興,民生聯保、環境共創,陣地聯建、人才共育”的“五聯五共”合作平臺,形成跨界治理新格局,有效維護邊界地區和諧穩定。
在湛江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赤坎區出臺《關于進一步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黨建指導員指導街道社區完善“大工委”“大黨委”工作機制,精細配備“大工委”“大黨委”委員,健全黨員報到機制,實施資源、需求、服務“三張清單”管理,推動124個市、區成員單位深度融入參與到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各方面,有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