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鑄魂+組織筑基+品牌助力 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面推進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來源: 原創稿
2019年3月,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式掛牌成立,截至目前,先后收到群眾、企業錦旗360多面,感謝信、表揚信700余封,其中,交房即交證、精細化數字治理助力城市體檢等多項工作獲得自然資源部、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的充分肯定。那么,究竟是什么讓他們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走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三年來,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始終秉持“黨建鑄魂、組織筑基、品牌助力”的發展思路,充分運用黨務帶業務促服務,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數據顯示,全局系統52個黨支部全部被評為“五星”黨支部;5個黨組織、7名黨員獲得廈門市“兩優一先”表彰;“服務基層大篷車”黨建品牌被廈門市直機關工委評為優秀黨建品牌,而“黨務帶業務促服務”黨建案例成功入選“福建省新時代黨建優秀案例”。
黨組書記、局長柯玉宗帶領機關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顏妍攝
黨建鑄魂——鑄造出一顆顆干事創業的堅強信心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在不久前的黨史學習教育中,該局黨組書記、局長柯玉宗帶領機關支部一行,面對黨旗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據悉,自該局成立以來,局黨組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高標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在充分發揮黨建工作政治優勢,強化思想引領方面,狠下真功夫、實功夫、細功夫。
“頭雁”領著學?;疖嚺艿每?,全靠車頭帶。該局成立之初,就把每月1至2次的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作為一項雷打不動的學習制度固化下來。局黨組書記必到場、必主持、必發言;局黨組成員及機關基層主要領導輪流準備,認真參與學習討論。其中,2021年以來,該局黨組圍繞“三個再”活動、黨史學習教育、“七一”重要講話等內容開展集中學習16次,先后赴軍營村、廈門破獄斗爭紀念館、廈門特區紀念館、廈門大學等地開展紅色教育,通過專題研討、現場教學等方式,領導班子始終做到在各項教育活動中先學一步、學深一層。
“骨干”帶著學。針對機構改革后,部門重新整合、人員重新編配的實際,創造性推出“自然大講堂”學習平臺,采取領導骨干教業務、專家學者講理論、先進典型談體會的方式,每月固定開展2次全員學習教育,從“政治引領、思想幫帶、業務幫教、單位幫建”四個維度出題備課,抓實了“一領三幫”的教育模式。通過“自然大講堂”,局系統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普及了專業知識,實現了人員“物理結合”轉向人心“化學融合”,形成了“業務整合、人心聚合、工作配合”的良好局面,為資源規劃事業高質量發展良好開局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
青年團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讀書分享活動。顏妍攝
“群眾”跟著學。為充分調動局系統黨員干部群眾的理論學習熱情,該局通過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精心策劃組織了“百家爭鳴”微黨課評比、“百年光影”檔案圖片展、“百水千山”攝影大賽、“百尺竿頭”主題晚會、“百舸爭流”黨史知識競賽、“百煉成鋼”重溫入黨誓詞等“十個一百”教育配合活動,使教育載體更加豐富,學習氛圍更加濃厚,確保了思想引領深入群眾、融入經常。組建“自然合唱團”“自然跑團”等具有自然資源行業屬性的文體組織,利用“土地日”“測繪日”“白海豚保護日”等時機,開展面向社會的群眾性公益宣傳,不僅提升了資源規劃部門的社會影響力,還增強了黨建工作的吸引力,讓黨員干部職工切實增強了集體感、歸屬感、責任感。
組織筑基——筑造出一個個堅強的戰斗堡壘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作為成立不久的全新職能部門,資源規劃系統黨組織架構大、成份新,基層點位分散,管理難度較大等特點,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鮮明導向,大力推進黨組織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各級黨組織基礎性工作有效落實,戰斗堡壘作用有效發揮。
機關干部下沉基層一線保障核酸檢測任務。顏妍攝
理順組織架構。組織設置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實踐證明,以往單純按照黨員人數劃分黨支部,或者單純按照處室劃分黨支部的舊模式在運行上有諸多不順,為打破這一不利局面。該局多次與上級組織部門溝通協調,認真查閱黨支部設置有關規定,最終敲定了“有點有面、到底到邊”的組織架構模式,將業務相通、職能相配的機關處室聯合組成黨支部,以“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為載體,實現教育同參加、業務同研究、工作同部署,密切了黨員之間的思想互助、處室之間的工作互補。
規范組織運行。針對局系統基層黨組織“小散遠”的特點,該局堅持“早抓一步、抓深一層”,制定了“212”黨建工作清單(2:黨支部年度工作一覽表、黨支部月度工作打卡表;1: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標準;2:黨建活動參考和學習資料參考),施行黨建工作“月初提醒 月末打卡”和“季度巡查 半年整頓”模式,不斷規范基層黨組織日常運行。推出“黨建問診”工作機制,采取“坐診式”日常答疑、“巡診式”定期督查、“會診式”集中分析、“急診式”個案疏解、“復診式”動態回訪,編印《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指南》和《基層黨建“百問百答”手冊》,及時解決黨建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和基層工作中存在的難題,提升了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水平。
激發組織活力。為進一步提升黨員教育管理實效,該局按照“小范圍精準覆蓋、小規模靈活組織、小流程便于規范”的思路,將黨建“規定動作”活化,推動開展了黨建“六小”活動(小黨課、小輪訓、小談話、小儀式、小陣地、小服務),著力解決基層黨建工學矛盾突出、學用“兩張皮”等問題。細化每月主題黨日、每季度集體政治生日的組織流程,促進了黨組織活動常態化、長效化。與當地黨報合作,策劃開展“歷史建筑光影中的紅色記憶”黨史宣傳教育,通過開放式講述建黨精神、沉浸式體驗紅色建筑,使黨建工作更有文化、更具溫度、更可觸摸,激發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凝聚力、創造力。
前往軍營村高山黨校開展現場教學活動。顏妍攝
品牌助力——助力著各項事業發展形成星火匯聚之勢
品牌既是向心力,也是推動力。三年來,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各級黨組織始終堅持“一個支部一面旗”“一個支部一個品牌”的黨建品牌創建思路,引領廣大黨員在保障民生、保障發展,持續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持續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創新發展中激發出奮勇當先的澎湃之力。
精心打造“三級響應機制”。強大的組織力,凝聚力,號召力,是黨建工作的優勢與特點。為把黨建工作的優勢充分融入業務工作,該局精心打造了“領導班子應急處置機制”“黨組織協調調度機制”和“黨員緊急動員機制”,針對“難硬重新”任務,形成“黨組出題、黨支部領辦、機關黨委督辦”工作流程。其中,2020年以來,該局通過打造服務基層“大篷車”黨建品牌,先后開通“項目落地局長綠色通道”,搭建網上“項目門診”專項系統,制定《規劃統籌和要素保障1 7工作方案》,組建要素保障專班深入項目一線,開展“保姆式”“移動式”規劃審批服務,共梳理出449項重大服務項目,實現上報事項100%容缺受理、90%以上有效解決,預計帶動投資4000多億元。
擴容組建“五支管家隊伍”。2021年以來,該局加速原有黨建品牌的擴面提質,圍繞編好“空間預算”、做好“空間配置”、管好“空間保護”、打好“空間基礎”、守好“空間底線”五大工作目標,升級打造“空間管家”黨建品牌。通過成立以黨員為骨干的五支管家隊伍,即“一支專業素養精的規劃設計管家、一支落實推進快的要素保障管家、一支治理能力強的生態修復管家、一支靠前服務優的審批服務管家、一支較真碰硬嚴的執法監察管家”,引導領導干部靠前指揮、廣大黨員一線攻關,把黨建工作強大的號召力、組織力、行動力,滲透到重大攻堅任務中,推動資源規劃事業高質量發展。
廈門五緣灣航拍圖。顏妍攝
不僅如此,2021年該局還立足部門職能,推動并辦結10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并在全省自然資源監測評價中綜合排名第二。其中,廈門五緣灣片區生態修復與綜合開發項目和筼筜湖生態修復項目,分別入選自然資源部發布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列和生態修復典型案例,不動產登記“一窗辦、當場辦、免費辦”被列為福建省提升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做法,“人居樂?!薄瓣柟庖巹潯薄敖环考唇蛔C”等試點得到眾多媒體宣傳推廣。
健全完善“兩項保障舉措”。資源規劃系統審批責任大,廉政風險點多,社會關注度較高。近年來,雖然“門難進、臉難看”等現象大幅減少,但“只微笑不辦事”“不貪不占也不干”等時有發生。對此,該局堅持守正創新,從創新完善干部保護激勵機制入手,強力推動干部隊伍干事創業奮發有為。全面排查局系統潛在崗位風險點323項,制定防控措施552條,編撰局系統《廉政風險防控手冊》;出臺《容錯糾錯辦法(試行)》和《關于開展第一種形態談話工作實施意見》等制度性文件,充分用好監督執紀第一、第二種形態,努力為迎難而上、敢闖敢試的黨員干部撐腰;時刻注重在一線考察識別優秀干部,制定《推進機關干部能上能下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干部實績檔案,對干部考核的擔當作為情況全程紀實,將表彰獎勵、晉職晉級指標向擔負重大任務的干部傾斜,持續激發黨員干部敢為、善為、樂為的內生動力,確保黨建工作聚焦中心,精準發力。
偉大的時代催人奮進,黨建的旗幟高高飄揚,站在新起點上,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勇立潮頭、勇毅前行,持續強化黨建引領,不斷譜寫資源規劃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在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更高水平建設高顏值高素質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作出資源規劃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張建新 鐘鳴 黃未丁 林旭 劉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