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據多跑路!省自然資源系統打造“智慧登記”黨建品牌(自然資源智慧化)
“這么快就辦完啦?”日前,在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辦事大廳內,卞澤華在辦理二手房轉移登記時驚嘆道。有著3次房產過戶經驗的卞澤華,原以為有不少手續,特地讓多次幫忙代辦業務的父母一起把關。結果不到30分鐘,現場工作人員便提醒他,可以打印不動產權證了。
“我準備的辦證資料都還沒來得及拿出來呢!”卞澤華說,以前家人替其辦理二手房轉移登記時,都得跑上好幾趟。這次只跑一次,證件就拿到手了。從“幾趟”到“一趟”,從“多個窗口”到“一窗受理”,在這場服務提檔升級的競賽中,省自然資源系統讓群眾業務主動“觸網”,讓數據多跑路,拓寬“智慧登記”黨建品牌影響力。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智慧登記”黨建品牌創建,有力促進了省自然資源廳、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三級聯動,福州市不動產登記進一步提質增效。
在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服務窗口,登記人員正熱情地與辦理業務的群眾交流。馮達吉攝
“人跑得再快,也沒有數據跑得快”
二手房轉移登記時涉及網簽、購房資格審查,計繳稅費,水、電、氣、廣電過戶,公積金提取等業務。而在2018年以前,這些業務需要群眾一次又一次地前往辦理,每一個流程結束便是半個月以上的等待。焦灼的神情、快語速的通話、疾速移動的步伐,在當時的辦事大廳內隨處可見。
為了滿足辦理業務需要,不少辦理單位采取了兩班倒的形式。以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辦事大廳為例,在取消午休的基礎上,該大廳設置8:30—15:00以及14:00—20:00兩個班組,還是遠遠無法滿足業務辦理的需求。“一天放500個號都不夠用,每天都被催著‘早點上班’。”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技術保障中心主任蔡曉明深感“人海戰術是不行的。”
基于福州的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開始試著將辦理業務“上網”。在近1年半的測試,二手房轉移登記“網上辦事”大廳初步搭建完畢:建立智能化輔助審核規則庫,將抵押登記、二手房過戶等高頻辦事場景的審核內容和規則,轉換為計算機識別的語言,通過數據自動匹配、規則校驗等,由機器審核輔助人工審核,以此提高工作效率。房源是否可售可押、買方是否具備購房資格、買方家庭住房情況等等,均采取系統智能校驗的方式,實行自動審核。
為了更好地測試平臺效用,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鼓樓分中心主任許培蓮與蔡曉明化身業務推銷員,在辦事大廳內向辦理業務的群眾推廣“線上辦理”,并將騰出辦公室電腦供群眾網上申請。“起初他們不相信可以網上辦理,還以為我們是騙子。”許培蓮說,在真誠的溝通與嘗試下,辦事群眾逐漸接受了網上辦理的模式,也讓“網上辦事”大廳更加人性化。
如今,在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的先行先試下,“網上辦事”智慧更致惠。依托我省不動產登記數據共享平臺、福州市政務數據匯聚平臺,實現不動產登記所需18類數據的實時共享。其中不動產抵押、解押、網簽等實現全程全天自動辦,耗時僅需3分鐘。
“有沒有可能,讓群眾等待時間更短些?”
隨著網上辦理的迅速推廣,有著7年房產中介工作經驗的蘭伏秀完全改變了工作習慣。過去,天還沒亮,她就得前往辦事大廳幫著排隊,一直辦理到天黑。如此“白 黑”的工作模式,她也僅能辦理2單二手房轉移登記。同時,在一個辦理節點,她需要多個窗口辦理,“走著走著,不自覺就跑了起來。”她說。
當記者見到蘭伏秀時,她正坐在等待區,從容地等待卞澤華一家辦理業務。由于登記線上辦理,她可以卡準時間,在線上預約辦理時間,不用早早在門口排隊等候。“現在速度快很多。”蘭伏秀說,她現在可以一天辦理6單二手房轉移登記。
“包輕了”是蘭伏秀感覺到最大的變化。以前,她包里裝著客戶的各類證件及復印件,在事項辦理前,還要反復提醒客戶帶上其他證件。有時候,客戶忘帶了證件,導致業務無法辦理,又得多等幾日。
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福建省自然資源系統探索“智慧登記”更便捷的腳步卻始終沒有停下來,一直在追求著“群眾等待時間更短些”。
這一次,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又沖在了前頭。該中心率先引入證照智能感知,代替傳統的人工查、人工調,無需申請人提交紙質材料。對于審核所需要的各類數據,優先通過系統自動調取的方式,智能填充到申請表及各類材料中,代替申請人自行手工填報。這樣一來,不僅確保了數據的完整、統一,而且無需手工錄入,高效便捷。
“如今機器審核,我們就沒有送審壓力了。”位于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的福建海峽銀行窗口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以往工作需要人工錄入、校驗,退件率高,客戶體驗感也不好。通過線上申請辦理,銀行窗口前的長隊伍消失了,受理時間也縮短至半天時間。
“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改革的動力。”
辦理流程上網已是“應快盡快”了,但是涉及抵押房產的交易過戶,還存在著環節多、周期長、成本高、花費大的問題。以“賣舊換新”為例,在過去抵押的房產交易過戶,由于提前還舊貸款到新貸款發放存在時間差,多數人都要籌借一筆“過橋費”,用于還貸解押,期間會產生一定利息或擔保、服務費,也會出現一定的糾紛。
“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改革的動力。”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交易登記處處長王霄宏說,由于長期在一線,通過大量的業務往來,他看到了上述弊端。于是,自然資源系統再次將速度提升的突破口定位在“牽線搭橋”上。
在隨后的試點工作中,王霄宏和他的團隊主動走訪銀行和房產中介機構,了解問題所在,與銀行工作人員一起探討新的業務辦理流程和風險防控措施,并針對具體操作中遇到的難題給出解決方案。2022年9月,王霄宏所在的中心辦理了全省首筆不動產 銀行“帶押過戶”業務。通過“智慧登記”搭橋,原來需要4日甚至更長時間的交易,直接縮短到4小時內完成。
有了首例成功經驗,便在全省“引得百花開”。在泉州的試點中,當地試行抵押登記等業務事項“跨省通辦”,與北京市東城區、上海市長寧區、河南省開封市等簽訂“跨省通辦”合作框架協議,實現異地受理、屬地審核、郵寄送達,縮減時間成本。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2個市、縣推廣二手房“帶押過戶”服務,共辦理4856件業務。同時,全省不動產登記群眾滿意率達99%。
供稿:東南網 鄭曉丹
來源:福建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