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院:下好“四步棋”推深做實“一融雙高”(下好四步棋確保主題教育見實效)
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經濟與貿易學院黨委不斷強化黨組織政治引領功能,完善組織建設微觀機制,激發人才培養內生動力,發揮隊伍建設乘數效應,優化學院發展資源配置,統籌下好“先手棋、妙手棋、關鍵棋、致勝棋”,全面推動黨建工作“一融雙高”,實現具有湖南大學經濟學科特色的黨建工作“一盤棋”模式。
強化政治引領,完善微觀機制,下好組織建設先手棋
學院黨委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緊密結合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效提升學院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學院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在“實”上下功夫,夯實黨建工作陣地。一是結合學校制度、學科、組織專題建設年工作部署,修訂了兩個議事規則、《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方案》《“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細則》《中心組理論學習和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等系列制度11項,健全黨建工作體制機制,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發揮黨建對各方面工作的引領保障作用。二是強化理論學習,注重學習實效,筑牢思想陣地。制定中心組和黨支部理論學習制度,以輪流領學、現場研學、知識競賽等多種方式豐富學習形式,通過真學習、真研討、真思考,實實在在提升理論水平;始終堅持落實總書記來校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度融入主題教育,中心組累計開展專題學習研討58次,理論宣講50余場次,每年組織新生、畢業生、黨員發展對象等“重走總書記來校考察路線”10余場次,覆蓋師生1200余人。三是落實班子成員深入一線規則,帶頭踐行“四講四進四聯系”:講好領學報告、專題黨課、思政大課、“黨建 科研”導論課;進支部、進班級、進宿舍、進企業;一對一聯系新進青年老師、聯系民主黨派和無黨派老師、聯系學生黨員發展對象、聯系未就業學生,切實為師生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相關經驗做法被《中國教育報》、學習強國等媒體宣傳推介。
在“新”上下功夫,突出黨務方法創新。構建學院黨委、黨支部、師生黨員、群眾“四位一體”的工作責任落實體系,健全完善“一融雙高”的責任考核機制,形成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工作格局。率先探索研究生黨支部建在導師團隊上,打造黨支部與導師團隊“雙組融合”的“黨建 科研”模式,為每個黨支部配備指導老師,充分激發導師參與指導研究生黨建的積極性,提升黨支部活力。成立學生黨建事務中心,編制《黨員發展工作指導手冊》;堅持實施黨建骨干素質提升計劃,黨建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升;強化對高層次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師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連續4年發展教工高知黨員不斷線。
在“效”上下功夫,務求黨建引領實效。全面抓好黨建“雙創”工作,實施黨建工作積分制、“對標爭先”行動計劃,打造“一支部一品牌”,獲評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校級黨建工作“標桿基層黨委”、“先進基層黨委”;獲評校級先進黨支部11個、樣板黨支部3個、“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3個。抓好黨建帶團建,組織青年大學習,開展暑期“三下鄉”“優秀大學生返家鄉”等社會實踐,本科生團支部獲評“全國活力團支部”,涌現出“湖南省勵志成才好學生”龔娟、“湖南省普通高校優秀大學生黨員”譚小清等一批優秀學生典型。抓好宣傳主陣地,成立學院融媒體中心,在學院官網設置黨建工作專欄,充分發揮學生微信公眾號“經貿研言”“HNU經小貓”的思想引領作用。連續2年獲校級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新聞工作先進單位、校園新媒體十強榜單等。抓好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三季育人,上好迎新季和畢業季思政大課;結合經濟學科特色,錄制“我們的戰‘疫’”“經濟學與黨代會”“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經濟學”系列微黨課20講。
學院黨委主題教育讀書班開展“以學增智”實地研學參訪湖南省黨史陳列館
學院在寧鄉市龍田鎮開展教育幫扶調研
秉承經世致用,激發內生動力,下好人才培養妙手棋
學院黨委堅持以思想引領為核心,加強師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實踐育人,加強校企合作,提高師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實施鑄魂提升計劃,構筑思想引領陣地。引導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打造“紅色課堂”55個,開展“學子韶山行”等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依托“實事求是”思想策源地等開展“移動思政課”,將“重走總書記來校考察路線”系列活動納入新生入學教育、黨員發展、黨團日活動、學生班會等各個環節。傳承“紅色基因”,黨委委員牽頭成立師生理論宣講團,開展宣講50余場;李曼、艾克帕爾等講授的微黨課受到學習強國推介,并獲得全國思想政治“金微課”二等獎。開展“紅色走讀”,走遍省內紅色地標100個,組建“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150余個(覆蓋全國15個省市)。閱讀“紅色經典”,舉辦“紅色書籍薦讀”、東方紅故事會等系列活動60余場。引導學生成大才、擔大任。開展學生骨干素質提升計劃、“經貿人在基層”選調生走訪等品牌活動,“3 N”導師領航計劃、依托省級特色成長輔導室開設“師說心語”“一對一生涯咨詢”等活動,促進全員協同育人。學院近五年120余人考取選調生扎根基層、服務地方;博士陳生明獲評湖南省就業創業典型人物,基層先進事跡受到教育部報道推介。
實施致用創新計劃,豐富實踐活動載體。堅持經世致用培養理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知行合一。率先從價值塑造、知識復合、創新思維、創業素養、協同融合、實踐能力六個維度界定經濟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6C”核心要素,將價值塑造貫穿于經世致用創新人才培養全過程,創造性地構建以課堂教學體系和課外支撐體系為“兩鏈”的雙螺旋模型。課內加強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和課堂教學改革,建設省級國際經濟與貿易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實施本科生科研導師制;獲得教育部首批新文科項目2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湖南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以創新創業競賽為抓手,促進學生在實踐中提升素質,近五年獲全國“挑戰杯”“互聯網 ”大賽國家級獎勵10項、全國大學生標準化奧林匹克競賽等學科類競賽國家級獎勵20余項。課外搭建“一基地兩中心三平臺”(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經濟數據研究中心 經濟實驗訓練中心、學業發展平臺 創新實踐平臺 產教融合平臺),與中國銀行、阿里巴巴等企業共建校企合作基地30余個;舉辦“岳麓經貿致用論壇”“岳麓經貿企業講堂”和企業導師聘任儀式,開展“瀟湘名企行”等企業參訪活動30余期;舉辦“贏在湖大”創業大賽十二季;開設《經濟社會調查》《勞動素養與實踐》課程,全員覆蓋開展社情、國情調研實踐。
人才培養方面的代表性成果獎勵
學院黨委帶領學生赴韶山開展“以學增智 紅色研修”主題黨日活動
學院黨委班子與學生代表赴岳麓書院開展實地研學活動
學院舉辦“創新創業成果展”
實施“三促三提”,發揮乘數效應,下好教師發展關鍵棋
學院黨委注重教師發展引領,積極倡導教師愛崗敬業,將教書育人與實現自我價值相結合,不斷提升科研素質,以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工作。
促進教師堅定信念,提升師德魅力。堅持“四有”好老師標準,著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制定學院《師德師風建設方案》,連續10年開展“感動經貿”人物評選,打造經貿育人典型、講好經貿育人故事;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為青年教師一對一配備職業導師,著重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思想引領。獲評省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示范崗、青年教工黨員示范崗3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2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等省級人才16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主持“高校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模式研究”等部省級黨建思政研究項目和研究課題9項。思政工作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現階段學院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24人、兼職輔導員4人;學工隊伍中有躬耕一線30年的教授輔導員,有敢于創新、獲批國家級課題的博士輔導員,有曾在中印邊境戍邊衛國的軍人輔導員,入選省“芙蓉計劃”—高校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優秀團隊,獲評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1人、省輔導員年度人物1人、省輔導員大賽一等獎2項。
促進教師愛崗敬業,提升育人能力。開展課堂觀摩、評課議課、微格演練等模塊化、多元化培訓,舉辦青年教師工作坊、教學沙龍等活動20余場,青年教師100%參與教學基本功大賽。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在全校開設《改革開放史》,撰寫《經濟學課程思政案例集》,抓好“四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研究、進教材、進課程。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財政學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湖南省一流課程5門;獲得全國高校創新教學大賽三等獎1人、湖南省課堂教學競賽獎6人(一等獎2人),省教學能手1人。
促進教師樂于鉆研,提升科研素質。以人才項目為抓手,實施“青年托舉計劃”“青年學術提升計劃”等,為人才發展提供精準支持。開展青年教師“內部學術seminar”“午餐有約”等活動,開展思想和學術交流,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為教師科學研究提供沃土。近5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65項(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共6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20項(全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和青年獎各1項);智庫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領導人批示33份(國家領導人批示7項),獲評湖湘智庫研究“十大金策”及優秀成果獎3項。
學院開展師德師風專題教育
學院開展第十期青年教師工作坊
學院舉辦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
推動“三聯三筑”,優化資源配置 ,下好內涵發展致勝棋
學院黨委通過筑造互促共享平臺、科研創新平臺和人才培養生態圈,提高學院的學術水平和科研實力,提升學院社會影響力,推動學院的全面發展。
注重黨建聯建,筑造互促共享平臺。立足新發展格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創新黨建活動模式,與兄弟高校、國內標桿院系、樣板黨支部聯合共建;開展師生支部結對,理論聯學、活動聯辦、企業聯踐;以聯建帶動資源共享,突出示范引領。依托中非經貿研究院、財政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等智庫平臺,與省財政廳等政府部門、十八洞村等基層、中國銀行等企業探索建立“校-企-政”功能型黨支部,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培育黨建工作新特色。助力新化縣產業振興、隆回縣白水洞村脫貧攻堅取得成效,獲得當地政府致信感謝和高度贊揚。
實施學術聯研,筑造科研創新平臺。結合專業特色,堅持四個面向,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聯合政府、企業和學術機構,院內建立聯合申報機制,校外組建“校—企—政”課題團隊,依托重大項目研究,加強黨建與科研互動,搭建高水平科研平臺,孵化高水平智庫成果。近3年新增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民建經貿研究院、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研究院等科研平臺5個;在《人民日報》等發表智庫論文28篇,接受CCTV、湖南經視等媒體采訪10余人次;獲國家、部省級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33項;“非洲研究案例”獲批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22年主題案例;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主導完成的《非洲數字經濟發展指數與中非數字經濟合作報告(2023)》等5個報告陸續發布,部分被譯為英、法等語言刊行;《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2021-2023)》被列入《中非合作論壇—達喀爾行動計劃(2022-2024)》成果,為中非經貿發展貢獻湖大方案,傳遞中國聲音。
深化基地聯育,筑造人才培養生態圈。不斷健全協同育人的保障機制與配套政策,有效整合校友資源和社會資源,合力打造協同育人平臺,完善社會導師選聘辦法和考核體系;依托專業建設“校-企”“校-政”勞動教育基地、頂崗鍛煉基地,推動地方政府掛職計劃和人才交叉鍛煉計劃;依托學院實踐基地,啟動“百村產業調研”計劃,賦能鄉村產業振興;成立博士服務團,深入企業、鄉村開展專項調研、理論宣講等,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與全國十大鄉村振興示范村、村級事務積分制管理寫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的新化縣油溪橋村掛牌建設產學合作實踐育人基地,加強黨建聯建和協同育人,推動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學院與十八洞村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學院黨委助力白水洞村探索銜接新路徑
學院舉辦中非經貿合作智庫研討會
中非經貿研究系列智庫報告
學院舉行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研究院揭牌儀式
在學校黨委的帶領下,學院黨委不斷完善黨建工作機制,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專職隊伍建設,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五個到位”的具體要求,對標對表扎實推進學院黨建工作和事業發展,奮力建設經濟學世界一流學科,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經濟學院。
來源:經貿院
實習編輯:石佳璐
責任編輯: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