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婁煩縣:婁煩鎮文源社區“四個一”推進基層黨建,讓社區治理更為“溫情”
太原市婁煩縣婁煩鎮文源社區位于婁煩縣澗河以南,南山公路以北,姚羅橋以西,婁家莊橋以東。占地0.34平方公里,住宅樓近38棟,居民2114戶4779人。在黨支部、居委班子進行反復研討、外出觀摩、征集民意后,逐步邁出了社區治理的新路子——黨建引領全局,推進“四個一”工作,讓社區治理更為“溫情”。
管好一支隊伍
黨員是黨的機體細胞,是黨的活力源泉。社區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黨員的積極參與。為解決社區黨員管理難,活動參與率低的問題,對黨員施行“五類管理法”,即在職黨員“目標式”管理、無職黨員“設崗式”管理、離退休黨員“靈活式”管理、流動黨員“跟蹤式”管理、困難黨員“幫扶式”管理,使黨員管理教育從“一勺燴”到精準“分類管”,社區黨組織變成了“吸鐵石”。運用社區優秀黨員資源開展“講黨課”活動,提升黨性修養。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社區群眾參與到社區管理工作當中,以“做實事”為抓手切實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有事找支部”的氛圍。
突出一個服務
以“服務群眾零距離”為宗旨,理論實踐相結合,實現1 1大于2的服務群眾效應。社區黨員、網格員、志愿者緊緊圍繞社區服務事項、緊貼居民生活需求開展各類活動,如走訪看望社區孤寡老人,雷鋒日幫助老年人、殘疾人打掃衛生,利用不同節點做各類宣傳。對服務事項開展每周“一總結”,將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集中研究解決辦法,并共同商量下周工作,爭取做到社區服務“三不讓”,不讓辦事群眾受冷落,不讓工作出差錯,不讓群眾利益受損害。
打造一個品牌
文源社區以黨建引領紅色物業為契機,建立“四共四有”機制,即組織共建有保障,隊伍共育有活力,陣地共享有平臺,服務共促有提升,形成“紅色 物業”社區治理格局,將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戶,實現了黨的領導落實到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真正做到暖民心,紓民困,解民憂。
關愛一類群體
發動和依靠社區黨員干部、網格員、志愿者、樓棟長、單元長,通過電話詢問、微信溝通、鄰里反饋等形式,了解轄區老、弱、病、殘、幼等特殊群體是否出現基本生活困難,并建立特殊群體檔案,定期走訪,動態管理,全面掌握特殊群體需求,精準開展幫辦代辦關愛服務。
隨著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專項行動的不斷深入,文源社區的綜合治理也卓有成效,圍繞人、組織、物、網等社會治理基本要素,推動治理模式從被動應對向居民自治的轉型,讓社區治理充滿“溫情”。
來源:婁煩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