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遠:精準監督助力“花經濟”高質量發展
眼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西山片區萬壽菊花海正式“上線”,漫山遍野金燦燦的萬壽菊層層疊疊,花農們在花海中來回穿梭忙碌,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我家種了40畝萬壽菊,已經采了1茬,賣了1萬多元,全部采摘完估計能7萬多元的收入……”看到前來進行回訪的紀檢監察干部,老鄧耳村村民陳某笑呵呵地說。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年年旱情多,戶戶無副業,家家窮中過。”是原先西山山區少數民族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開遠市在產業培育上深入踐行“兩山”理念,重點在西山片區發展萬壽菊特色農業產業,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種植面積分散、產量低、管理技術缺乏等諸多問題,不少群眾對此憂心不已。
為推動問題解決,市紀檢監察干部化身“民情收集員”深入田間地頭,圍繞萬壽菊特色產業項目實施、資金管理等關鍵環節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督促相關部門在產業推進、技術改進、特色產業獎補扶持資金申請、審批、撥付、使用等環節等方面履職盡責。
針對發現的問題,市紀委監委建立專項問題清單和責任清單,通過點對點發函督辦的方式,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扛起主體責任,推動解決制約萬壽菊產業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
如今,西山片區已成為開遠市主要的萬壽菊種植區,是村民口中的“美麗產業”和增收“富裕花”。
將視線轉向知花小鎮景區,這里以景觀為脈、花帶為軸,商、養、學、閑、情、奇為一體的一流“花海世界”讓游客流連忘返。如今,知花小鎮是全州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典型代表,有力帶動了周邊村莊、社區的經濟發展,而這其中也有開遠市紀委監委貢獻的一份力量。
“景區、景點文化底蘊挖掘不夠”“旅游宣傳推介‘零碎散’”“個別項目建設進展緩慢”……在知花小鎮景區項目建設過程中,市紀委監委多次深入項目建設點,及時掌握景區存在的問題,督促相關單位對標對表整治重點,積極查找自身工作中的短板弱項,形成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措施、責任人和完成時限。
通過全程跟進監督,派出督查組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聯動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等方式,市紀委監委及時發現產業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失職瀆職、作風不正等問題并進行嚴肅處理,用實實在在的舉措為全市文旅行業發展振興按下“加速鍵”。
“有好的監督才有好的發展。在強有力的監督下,全市特色花卉產業發展各個環節日趨規范,促進群眾增收作用日益凸顯,實現了農業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向共贏,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力。”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云南網通訊員 馬子茵 記者 饒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