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寶典】通俗易懂講清楚“黨委”與“黨組”的區別(一張圖告訴你黨委和黨組的區別)
“黨委”和“黨組”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兩個易混淆的詞,它們究竟有何區別?網上相關解釋文章浩如煙海,但大多本本主義、晦澀拗口。本文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你講透。
(一)
黨委,是黨內的領導機構,大多按行政區劃為單元而設立。
黨組,是黨外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中的領導機構,一般按單位組織為單元而設立。
黨委,是黨內的領導機構。包括:(1)黨的中央委員會;(2)黨的各級地方行政區委員會:如省級行政區黨委,地市州級行政區黨委,縣區級行政區黨委;(3)黨的各級基層行政區委員會:如鄉鎮街道黨委、村社區黨支部(黨總支部);(4)黨的基層單位委員會:如學校、醫院、企業、研究所、解放軍連隊的黨委(黨支部、黨總支部)。
這里補充一點:支部、總支部,都是黨委的一種,是黨委在基層的稱呼。
而黨組的設立,則有這兩個特點:(1)設立于黨外的單位組織中,如人大、政府、政協、法院等國家機關,央企、金融機構等企業,工會、婦聯等社團組織,新華社、央視等事業單位;(2)設立于黨外單位組織的領導機關中,對應的是所在單位組織的領導層本級,而不是下級。
可見,黨委是黨自身的一級標準建制,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層,各級黨委共同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組織架構體系。而黨組更接近于黨委的派出機構,是黨委領導的延展和補充,是貫徹黨對黨外組織進行全面領導的觸角和載體。
通俗地說就是:多數情況下,“塊塊”上的地方一般設黨委,“條條”上的部門一般設黨組;而領導體系的上下兩端(中央、基層)則都是設黨委。
(二)
黨委,及其成員,由黨代會選舉產生。
黨組,及其成員,由黨委批準決定產生。
黨委的權力來自于同級黨代會。各級黨代會與同級黨委之間,是授權與負責的關系。黨的各級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同級黨委及其成員。各級黨委向選舉產生它的黨代會和上級黨委報告工作。在黨代會閉會期間,黨委領導本地區、本單位工作。
例如,四川省綿陽市黨代會選舉產生綿陽市委,綿陽市委向綿陽市黨代會和四川省委報告工作,并領導綿陽市工作。
黨組的權力來自于批準設立它的黨委。黨組與產生它的黨委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設立黨組的單位本級,通常沒有黨代會。黨組的設立和黨組成員的選任,由黨委批準和決定。各單位黨組,都需要接受設立它的黨委的領導,按照黨委要求領導本單位工作,并接受上級黨組的指導。
例如,四川省委批準決定設立四川省財政廳黨組,四川省財政廳黨組受四川省委領導,按照四川省委要求領導四川省財政廳工作,并受四川省政府黨組的指導。
(三)
同樣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等黨外組織,如果本身不是基層、具有對外管理職能的,通常設黨組;
如果本身就是基層、不具有對外管理職能的,通常設黨委。
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這些黨外組織中,我們會看到既有叫黨委的,也有叫黨組的。
如果這個單位向下指導和轄屬多家其他單位,具有一定的對外管理職能,那么不論它行政級別高低,這個單位都不屬于“基層”,按照規定,通常都設立“黨組”。
例如,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教育局,雖然只是科級單位,但是具有對外管理職能,轄屬有若干中小學校,在新絳縣教育局設立的便是“黨組”。
反之,如果這個單位本身自成一個獨立運作的單元,不具有對外管理職能,那么不論它行政級別高低,這個單位都屬于“基層”,按照規定,通常都設立“黨委”。
例如,山西大學,盡管級別為廳級,但自成一體、可以獨立運作,不具有對外管理職能,在山西大學設立的便是“黨委”。
此外,黨內法規對企業設立黨委(黨組)的情形,規定比較具體:中管企業(央企)應設黨組;中管企業(央企)的下屬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則設黨委。
由此也可看出:一個單位是否屬于“基層”,與它的行政級別無關,而主要是看工作內容是偏管理指導、還是偏一線生產實踐,是主要面向下級單位、還是直接接觸廣大群眾。在基層單位設“黨委”而非“黨組”,更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四)
黨組性質黨委:名為“黨委”,實為“黨組”。
有一種特例,叫做“黨組性質黨委”。常見于在具有對外管理職能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等非基層黨外組織中,設立的不是黨組、而是黨委。這種情況下,盡管名為“黨委”,但其性質仍為“黨組”。
例如,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外交部黨委、公安部黨委、招商局集團黨委、華潤集團黨委等,它們名為“黨委”,實為“黨組”。因為,它們的設立和成員選任都是由上級黨委批準決定,向上級黨委報告,而不是像標準建制的地方黨委或基層黨委那樣由同級黨代會選舉產生。
之所以出現這種“黨組性質黨委”的原因,主要有:
(1)需要對系統內單位實行垂直管理,如中國人民銀行、外交部;
(2)政治要求高、系統規模大、工作性質特殊,因而有必要對系統內單位實行集中統一領導,如公安部;
(3)歷史上自始就是基層企業單位而不是行政管理部門,如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自始就是企業,所以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基層的做法,設立了黨委;與之相對的,像國家電網、中石油這些央企,前身并非企業,而是電力工業部、石油工業部這些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政府機關,所以就按照政府部門的做法,從一開始就設立了黨組。
黨組雖然也是本單位的領導機構,但是不能自行決定設立下級黨組織。而設立“黨委”,其職權就變得更廣,可以決定設立下級黨組織,有助于對系統內轄屬單位垂直管理或集中統一領導的實現。
通俗地說就是:一些“條條”上的部門因為需要對系統內下級單位實行垂直管理或集中統一領導,具有了“塊塊”的屬性,所以叫“黨委”,但性質還是“黨組”。一些央企按照規定應當設“黨組”,但因歷史原因而沒有更改,一直稱“黨委”,但性質也是“黨組”。
(五)
黨工委,既不同于黨委,也不同于黨組。
我們經常聽到某某開發區、某某新區黨工委,或某某條線黨工委。這些黨工委既非黨委,也非黨組,而是上級黨委的派出代表機關,代表上級黨委領導一個或多個地區、一個或多個單位的工作。
例如,南昌經開區黨工委是南昌市委的派出機關,代表南昌市委領導南昌經開區工作。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是代表四川省委領導全省教育工作的機關。
黨工委不同于黨委,因為它不是由同級黨代會選舉產生,而是由上級黨委批準設立,是上級黨委的直屬機構之一。黨工委也不同于黨組,因為它不是設立于某個具體的黨外單位組織中。
(六)
黨委、黨組、黨工委都是所在地區(單位)的領導機構。
機關工委、機關黨委是黨建工作部門,而不是領導機構。
盡管稱謂不同,但是不論是黨委、黨組,還是黨工委,都是所在地方或單位的領導機構。
而機關工委、機關黨委,雖然只多了“機關”兩個字,但是含義卻有天壤之別。機關工委、機關黨委不是所在地區或單位的領導機構,而是所在地區或單位黨委(黨組)的下級派出機構,具體負責本地區或本單位機關內部以及下級直屬單位的組織、宣傳、作風、黨員、群團等黨建工作,受所在地區或單位的黨委(黨組)領導。
通俗地說,設立于“塊塊”上的黨建部門,一般叫機關工委;設立于“條條”上的和基層單位的黨建部門,一般叫機關黨委。
例如,威海市委機關工委,負責威海市一級直屬黨政機關的黨建工作,受威海市委領導。山東省工信廳機關黨委,負責本廳內部機關處室和下級直屬單位的黨建工作,受工信廳黨組領導。山東農業大學機關黨委,負責山東農業大學的黨建工作,受山東農業大學黨委領導。
參考資料:
《中國共產黨章程》
《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
資料整理不易,期待您的點贊和關注喲~